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黟县文管局藏“石雕精品”

(2013-10-03 13:11:22)
标签:

古徽州

石雕

文化

分类: 心灵故园

黟县文管局藏石雕精品

作者:余治淮

黟县文管局藏“石雕精品”

收藏于黟县文物局中的两幅画轴形石雕,是黟县众多石雕艺术品中的精品。

这幅罕见的石雕精品,高70公分,长150公分,采用的是质地精良的云纹形黟县青石;运用浮雕技法,吸纳中国画的写意特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松、石、竹、梅四君子图,分别雕成两幅作品。其梅之老、其竹之新、其松之虬、其石之奇让人过目不忘。

最具特色的是,整个画面上,左侧为画,右侧为诗,两侧的轴棍雕出了绫裱图案,而所画的对象与轴棍连为一体,不露任何空白,使人感到,画轴正徐徐拉开,千姿百态的画面正缓缓展现,这形似静止的画面,其神却分明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画面上的两首七律题诗,分别用的是隶书与行书,行书秀美,如行云流水,而隶书功力一般,常有涩滞之笔,题诗人陶学椿何许人也,无从考证,是否便是这幅石雕的作者,也难确定,不过中国古代画家常有作画后题诗的习惯,以显诗画双绝。而诗词与美术无论是人文概念,还是艺术灵性上均是相通的。这使我想到今日众多画家,不少人画作尚可,但文学功力欠佳,一画问世,常常是千篇一律的题字,很难看到那展示个性及书法与文学功力的题诗,这便使人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而这两幅石雕作品上咏物寄情的题诗,既使画面更加丰富,又使人感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其中玲珑片石香痕动,壁写双松翠有余,此景最宜秋雨后,满庭凉影落窗虚等句,也确让人把玩良久,由此想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是多么任重而道远。

黟县的石雕作品大多是镶嵌在古民居的墙体上,这两幅石雕来自宏村汪氏三立堂三立堂建于清乾隆年间,这石雕估计也有近180年的历史了。八十年代中期,鉴于黟县大批文物流失,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增设文物管理部门,时任县长的方成先生兼任文物保护委员会主任,严格控制文物流失,这两幅石雕已被人以两百块钱卖到了屯溪,方成先生闻讯指示,不惜代价也要把它追回来,而今有关专家评估,这两幅石雕价格当在六位数以上,20年时间这两幅石雕的身价竞翻了数百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