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范美焙亲
范美焙亲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85
  • 关注人气:7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011:影响面包的主要因素——和面与发酵

(2014-01-06 14:52:00)
标签:

面包

和面

发酵

影响面包的主要因素

烘焙

美食

分类: 烘焙知识

http://s15/mw690/00481BI3gy6FzQkwN0Gee&690
    做好面包的关键在于和面与发酵。

    第一步:和面。和面,即将面粉、酵母、水和其他辅料通过“搅拌”调制成面团。有几个关键点:
  (1)所有原料通过搅拌要达到充分混合,成为完全均匀的混合物。
  (2)搅拌能使面粉充分吸水,加速面筋的形成。当面粉与水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时,水湿润面粉颗粒的表面部分,形成一层较韧的膜,如不搅拌,面粉颗粒的中心部分很难受到水的湿润,而使面筋形成困难。水在面粉颗粒表面分布越均匀,则进入颗粒内部的速度越快。因此通过搅拌,使水迅速布满面粉颗粒表面,这样所有面粉在短时间内都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加快面筋的形成。
  (3)搅拌的时间会影响面团的质量:假如搅拌姿势正确、时间适度,那么形成的面筋能达到最佳状态,面团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延展性,为制成松软可口的面包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搅拌不足,则面筋不能充分扩展,没有良好弹性和延伸性,不能保留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无法使面筋软化,故做出的面包体积小、内部组织粗糙。如果搅拌过度,则面团过分湿润,粘手,整形操作十分困难,面团搓圆后无法挺立,而是向四周流淌。烤出的面包无法保留膨胀的气体而造成体积过小、内部出现较多大孔洞、组织粗糙、品质很差。

 

    怎样判断面团搅拌是否适度呢?一般凭感官确定。搅拌适度的面团,能用双手拉展成一张像玻璃纸那样的薄膜,整个薄膜分布均匀而光滑。把面团放在发酵缸中,用手触摸其顶部感觉到有粘性,但离开面团不会粘手,面团表面的手指痕迹会很快消失。

http://s12/mw690/00481BI3gy6FzQkEdWr1b&690
    第二步:发酵。发酵主要跟速度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影响面包发酵速度的因素有5个:酵母的质量和用量、室内温度、水温、盐和糖的加入量以及面团含水量。
  (1)酵母的质量和用量:酵母用量多,发酵速度快;酵母用量少,发酵速度慢。酵母质量对发酵也有很大影响,保管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的酵母,色泽较深,发酵力降低,发酵速度减慢。
  (2)室内温度:面团发酵场所的室内温度高,发酵速度快;室内温度低,发酵速度慢。
  (3)水温:在常温下采用40℃左右的温水和面,制成面团温度为27℃左右,最适宜酵母繁殖。水温过高,酵母易被烫死;水温过低,酵母繁殖较慢。大热天,室温比较高,为避免发酵速度过快,可采用冷水和面。
  (4)盐和糖的加入量:少量的盐对酵母生长发育是有利的,过量的盐则使酵母繁殖受到抑制。一般来说,500克面粉添加2~3克食盐,对发酵有利。糖为酵母繁殖提供营养,糖占面团总量5%左右,有利于酵母生长,使酵母繁殖速度加快;面团含糖量过高,则对发酵不利。所以一些重糖、重油品种,就要适当增加酵母的用量。例如:清糖面包配方中,500克标准粉、60克白砂糖、40克饴糖,鲜酵母的用量是10克;而水果土司面包,500克面粉、150克白糖、90克蜜饯,面包坯中,含糖量比清糖面包多—倍多,所以鲜酵母用量较多,达20克(上两例都是一次发酵)。
  (5)面团的含水量:含水量高的面团比较柔软,发酵速度快;含水量低的面团比较硬,发酵速度就慢。

 

    面团发酵的最适宜温度是25~28℃(这是酵母繁殖最适温度)。酵母系无性芽生繁殖,当温度为4℃时,酵母20个小时繁殖一代;随着温度升高,其世代期越短,当温度为23℃时,酵母世代期仅6小时;到60℃,酵母就死亡了。在调制面团时,不可避免会混入杂菌如乳酸菌、醋酸菌等。乳酸菌最适宜繁殖温度为35℃,如果发酵温度高于30℃,乳酸菌、醋酸菌会大量繁殖,而使酵母菌繁殖得到抑制,引起面团发酸,所以面团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28℃左右为好。

http://s2/mw690/00481BI3gy6FzQkIjjb91&690
    面团发酵分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中种法和老酵法等。
    一次发酵法是指把全部原辅料和酵母溶液混合调粉、发酵,直至面团成熟的方法。其优点是发酵时间短,约2小时;缺点是酵母用量多,成本高,发酵时间不易控制,制品较粗糙,容易产生大空洞。
    二次发酵法是指面团调制分两次进行,第1次将全部面粉的50%~70%及全部酵母,加适量水调成面团,待发酵成熟后,再加入剩余的原辅料进行第二次和面、发酵。其优点是发酵完善,制品质量较好;酵母用量少,仅为一次发酵的1/2。缺点是需要两次混合搅拌,人力消耗大,整个发酵时间长。
    中种法,又称日本中种法,他的基本原理和二次发酵相似,但具体做法有些差异。第1次将全部面粉的50%及全部酵母、酵母营养剂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待发酵成熟后再加入剩余原料,进行第2次和面。他第1次发酵时间较二次发酵长。制品具有皮薄、色泽好、体积大、内部气孔细密、富有弹性、柔软可口等特点。
    老酵法,也称老面法,他是在上次做面包留下的发酵面团中加入面粉、水和其他辅料,和成面团进行发酵,待发酵成熟后,加入适量石碱中和面团的酸性,然后切块成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酵母一次投入以后不需加新的酵母。缺点是发酵面团中的杂菌容易繁殖,面团酸度较高。但有些地区,难以买到鲜酵母或活性干酵母,老酵法不妨一试。


http://s12/mw690/00481BI3gy6FzQkLV0v8b&690
    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擀面?擀面也称翻揉、翻面,是面团发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酵母在繁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面团温度升高。由于面团表层温度易散发,造成面团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通过擀面能调节面团内外位置和温度,并使面团中糖、盐和气体等分布更为均匀。同时,擀面也能让面团中的部分二氧化碳、酒精和外界的新鲜空气得到交换,为酵母旺盛生长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擀面也能让处于紧张状态的面筋得到暂时回缩,保持面筋的延伸性和弹性,使制成的面包不易产生塌架、皱缩的现象。

    把握恰当的时间擀面,对面包质量有较大影响。检查发酵中的面团是否达到擀面时间的方法是:将手指沾少许水,插入面团后迅速抽出,若面团不再恢复原状,同时,手指插入的部分有些收缩,即可进行擀面。擀面的方法:双手握拳(或使用擀面杖)往面团中部压下推进,然后,将两边挤出的面团折向中间,再往中部压下;前后左右,依次翻压,最后把整个面团翻个身。擀面以后,面团继续进暖箱发酵,擀面次数视配方而定。

http://s13/mw690/00481BI3gy6FzRAGayU2c&690

 

    怎样判断面团已发酵成熟?
    (1)面团顶端高鼓,而摸上去很干燥。用手一提,面团很自然地被拉长,一松手,又慢慢地缩回去。
  (2)面团内部有很多气孔。
  (3)有酒香味。
  如果面团发得很慢,表面平滑,用手一摸,湿而黏,一拉长就断裂,没有酒香味,说明面团发酵有问题。
http://s16/mw690/00481BI3gy6FoBZSXw3a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