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2017-05-16 18:17:14)分类: 学习资料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成长足迹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词语天地
1.读读记记
沦陷
文雅
桃李满门
前仰后合
历历在目
2.按要求写词语
(1)六年的时光一闪而过,我们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时间的飞逝?
(2)光阴似箭,六年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对某个同学肯定比较熟悉,请你围绕某位同学,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形容外貌神态的(
形容彼此关系的(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连成一段话。
想到即将要与母校、老师和同学分别,我真有些(
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启蒙”的意思是(
《作文上的红双圈》中的“我”说自己后来能发表小说,成了作家,应该永远感谢(
2)《给老师的一封信》中,最能突出露露感激老师哺育她成长的一句话是(
2.课内阅读练习
(1)我一看作文,发现陈老师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
“嗅觉特长”的意思是(
(2)蔡林把信纸放回信封里,小心折叠起来,放进口袋,大踏步回家去。他一面走,一面伸手摸着衣袋,好像里边装着宝贝。
“小心折叠”,你体会到了什么?
想象一下,蔡林“大踏步回家去”的样子,你能想象到蔡林此时的心情吗?
他的衣袋里到底装着什么,为什么说“好像里边装着宝贝”,它对蔡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我们失去了一个奖杯,但收获了同学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真情。
请用上划线的词语,仿写一个句子。
3.课外阅读部分
推荐赞美身边的,或者从报纸上、网络上搜集到的教师的先进事迹与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感悟与推荐的理由。
(惜别篇)
依依惜别复习要点:
1.搜集歌颂友情的诗句。
2. “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后的思念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你们能记起多少关于离别关于思念的古诗词?
诵读赠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诵读思念诗──—《静夜思》《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请写下每首诗中你认为最打动人心的诗句。
课文理解
1.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是指在走七步的时间内吟成的诗。《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手足相残的悲愤与斥责。
2.鸟鸣涧 作者: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描写的是夜晚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诗人通过送别朋友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4.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5.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物诗,诗人借着吟咏石灰,表达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永远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竹石清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画的竹子特别有名, 这是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所题的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托物言志,借描写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那种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歌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8.己亥杂诗
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描写了当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9.浣溪沙(词牌名,不是题目,是作者按‘浣溪沙’的调子所填的词)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前的小序)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意:(小序的意思)游历蕲水清泉寺,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去。 上阕:描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脚下,溪岸边的兰草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沙净无泥,一尘不染。 傍晚细雨绵绵,寺外传来布谷鸟的阵阵啼。下阕:借景抒怀。写出乐观的人生态度。谁说人老只会变老,不可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执著地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烦恼、感慨时光的流逝了。
这首词描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自己不服老、自强不息、执著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活到老、学到老啊!)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篇诗文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类似,都是表达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来人们用这首诗来比喻朋友之间的友谊很深。
上阙: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暗示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下阙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和人巧妙地结合,“送春归”“送君归”,表示好友与春同归,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祝愿朋友和春天相聚,和家人相聚。
1、《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演讲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2.《老师领进门》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3.《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4.《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
5.《作文上的红双圈》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6.《给老师的一封信》中,作者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7.《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一文中,小作者回忆了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①(上小学第一天);②(三年级时的运动会);③(六年级的家长会)。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ěi wěi dào lái
(
lín láng mǎn mù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积劳成(
三、照样子写词语:
1、转瞬即逝:
(
2、口是心非:(
5、干干净净:(
7、滔滔不绝:(
9、写出带有“龙”字的三个成语:(
四、写赠言:
1、写一句激励性的赠言给同学:
2、写一句祝福的赠言给老师:
3、写一句感谢的赠言给母校:
4、写一句鞭策的话给自己:
五、文学常识:
1、《七步诗》是(
2、郑燮是(
3、《竹石》是一首(
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5、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六、我会写出古诗的年代和作者,并按要求归类:
1、《石灰吟》(
3、《鸟鸣涧》(
5、《七步诗》(
表示美好品质的:
表示寄情山水的:
七、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黄河的一句诗:
3、描写春天的一句诗:
5、描写秋天的一句诗:
7、描写节日的一句诗:
9、描写爱国的一句诗: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双重否定句)
2、有些花生命力很强。(改为拟人句)
3、水浇多了,花就死了。(改为反问句、因果关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