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的领军人物,带领公司从2万元创业的小作坊到总产值逾百亿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到享誉全球的民族改性塑料行业冠军。19年来,创建了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第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组建了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了亚太地区唯一一家材料类的UL认可实验室、建立了行业内第一个院士工作站、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一个国家认可实验室。金发科技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0多项,主持、参与编制了51项国家、行业标准,承担了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100余项。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招收下岗职工和贫困地区劳动力,公司累计解决了9000多名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近年来,为汶川地震、广东省希望工程、阳江希望学校、广州市光彩事业捐款9000余万元。
捐资在阳春市创办一所民族希望学校。 捐款3000万元建设该校的广东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深有感触地说:“阳春市委市政府把建学校当作头等大事,当作民心工程高质量又好又快落实,我坚信,阳春山区的孩子有希望,阳春的教育事业大有可为。”
袁志敏先生是阳西县程村镇人,1992年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上市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袁志敏先生只身到广州创业,以2万元创办金发科技,经过多年的拼搏发展,金发科技已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元的高科技民营上市公司。1999年,他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六届广州十佳青年称号”。
事业有成的袁志敏满怀浓浓桑梓之情。去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阳江市副市长周乐荣的陪同下来到春城,在与市领导邱明及时任市法院院长邓康成、市检察院检察长项颂标等的交谈中,详细了解了阳春的经济社会发展美好前景。袁志敏对阳春市干部群众务实进取之举和美好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对市领导树立优先发展教育、尊师重教大加赞赏。当得知永宁镇边远山区教育发展滞后,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时,袁志敏认为,自己是教师出身,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感情,有责任帮助山区的孩子们,他决定捐资在阳春市创办一所民族希望学校。
为落实袁志敏先生的愿望,市领导胡海广、林进球与阳江市及省相关部门领导几次专程在广州与袁志敏见面,共商捐资兴学事宜。袁志敏深为我市领导的诚心所感动,他决定捐资3000万元在永宁镇建设一所民族希望学校。
袁志敏先生捐巨资在永宁镇建设市民族希望学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阳春大地,人们奔走相告。特别是学校选址的三岸村群众更是积极在征地、搬迁等关键工作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学校建设。
市民族希望学校2010年9月动工建设,占地面积77772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学生饭堂一幢,面积2016平方米;学生宿舍两幢,面积8403平方米;教学楼五幢,面积18413平方米;教工宿舍楼一幢,面积3156平方米。运动区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学校能容纳72个教学班3600名学生,可将永宁镇面上小学4至6年级、初中7至9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就读。学校的建成对整合优化山区教育资源,提高永宁镇的教育水平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学校建设期间,袁志敏曾专程到工地察看建设进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海广多次带领有关人员亲临学校现场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学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林进球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办公,抓好民族希望学校建设。成立了以副市长刘晓峰为组长的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在征地过程中,永宁镇委镇政府统一思想,把民族希望学校建设当作重大民心工程抓实抓好。镇党委书记赖洪锦带领镇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日夜奋战,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20亩的征地任务,并顺利推进河堤和道路建设。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学校建设,确保了学校建设又好又快和高质量。
袁志敏满怀豪情地说,今天一所漂亮的现代化学校呈现在我们面前;明天市民族希望学校将是南粤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建学校只是希望工程的第一步,希望阳春市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创新办学思路,把民族希望学校办成教育改革的试点、亮点,有效提升全市教育水平。希望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树立新时期教师的良好形象,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希望学生们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善心、孝心、关心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互助友爱、善于合作的人。坚信,阳春前途无限,山区的孩子们充满希望,全市教育事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