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陈晓群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方案
(2013-09-15 15:56: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名师导航 |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一)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形成名师培养体系
(二)拓展深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三)提炼教学风格,开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四)强化工作室的团队作用,发挥工作室的教育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团队建设
(一)对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二)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的主要措施
(1)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类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技术等。
(2)实践:要求工作室成员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整合与创新,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探索,形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风格。
(3)研训:针对工作室成员的不同岗位和不同发展水平,采取以下方式开展研究活动: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集中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等。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如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学习各家专业所长,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4)激励:工作室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成员制定个人三年成长规划和学期计划,遵守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各种研训活动,提高个人素养。
四、主要工作
(一)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主要的活动方式与途径
1、培养教师
2、教学指导
3、课题研究
4、网络研讨
5、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6、建档考核
五、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一)成员名单
序号 |
成员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校 |
职务 |
专兼职 |
1 |
领衔 名师 |
陈晓群 |
女 |
小学高级 |
黄兴小学 |
副校长 |
专职 |
2 |
名师 |
赵冰莹 |
女 |
中学一级 |
雅礼天心中学 |
教师 |
专职 |
3 |
名师 |
曹 |
女 |
小学高级 |
青园小学 |
教师 |
专职 |
4 |
名师 |
刘思瑾 |
女 |
小学一级 |
一师一附小 |
教师 |
专职 |
5 |
名师 |
陈明皓 |
女 |
中学一级 |
蓝天学校 |
教师 |
专职 |
6 |
顾问 |
欧阳胜美 |
女 |
中学高级 |
进修学校 |
心理教研员 |
|
7 |
顾问 |
刘仁建 |
男 |
中学高级 |
黄兴小学 |
校长 |
|
8 |
顾问 |
胡 |
女 |
中学高级 |
幼幼小学 |
校长 |
|
9 |
学员 |
袁 |
女 |
小学高级 |
黄兴小学 |
教研主任 |
兼职 |
10 |
学员 |
刘利华 |
女 |
小学高级 |
黄兴小学 |
教师 |
兼职 |
11 |
学员 |
肖文静 |
女 |
中学一级 |
长征中学 |
办公室主任 |
专职 |
12 |
学员 |
王 |
女 |
中学高级 |
长征中学 |
教务主任 |
兼职 |
13 |
学员 |
李 |
女 |
小学高级 |
小古道巷小学 |
教导主任 |
兼职 |
14 |
学员 |
周宪红 |
女 |
小学高级 |
黄土岭小学 |
教导主任 |
兼职 |
15 |
学员 |
黄 |
女 |
小学高级 |
湘府英才 |
教师 |
兼职 |
16 |
学员 |
汤向红 |
女 |
小学高级 |
幼幼小学 |
教导主任 |
兼职 |
17 |
学员 |
彭 |
女 |
小学高级 |
曙光小学 |
教育主任 |
兼职 |
领衔名师陈晓群
名师赵冰莹
名师曹倩
名师刘思瑾
名师陈明皓
研修学员袁灿、肖文静、李红、汤向红
(三)领衔名师职责
1、全面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
2、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主持项目研究,完成研究报告等。
3、根据工作室和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4、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并取得成果;每年至少开设2次区级以上高水平的示范课、研讨课或专题学术讲座。
5、负责名师和研修学员的考核,建立名师和研修学员档案。
6、总结和推广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和名师工作室工作经验,传播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四)名师职责
1、为工作室开展研训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引导研修学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着力推广工作室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负责学员培养计划。
(五)研修学员职责
1、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的项目研究活动。
2、接受名师的指导、检查,定期报告工作。
3、总结自身教育教学及经验,并形成书面报告。
六、工作室工作规程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7月)组建命名阶段。
1、成立陈晓群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确定名师工作室名师和研修人员,组成10人以上的团队接收天心区教育局挂牌。
2、工作室系列筹备工作。(工作室装饰、团队标志设计和人员的分工等)
3、签订协议:研修成员与工作室签订成长协议,双方所在学校校长、区教育局(签字盖章)予以支持并进行监督。
4、制定名师工作室三年规划。
5、制定名师工作室管理、激励制度。
第二阶段:(2013年8月—2016年1月)研究、培训、活动阶段。
1、修改完善名师工作室三年规划和名师工作室管理、激励制度。
2、制定名师工作室年度计划。
3、名师工作室成员制定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4、开通“陈晓群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博客,链接在天心教育网,及时补充更新博客版块内容。
5、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省“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省家长学校“十二五”重点课题《小学“父母效能训练”校本化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继续实施研究,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资料收集、整理。
6、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求学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读本,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心育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7、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
8、工作室每学期开设1-2次区级以上示范课、研讨课或专题学术讲座。主要是通过研读文本、吃透教材、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员参加长沙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竞赛。及时送教下乡,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9、开展读书活动和佳片赏析,举办“心灵阅读沙龙”。工作室成员读心育教育教学理论,读文学经典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10、进行心理咨询培训。对学员进行心理咨询技术培训,指导学员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师生掌握一定的调节情绪技巧。
11、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要利用网站、博客、QQ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研讨,在线解答师生和家长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12、开展“心灵十工程”活动—— 设计一堂心育活动课;展示一堂心育活动课;制作一个心育活动课课件;撰写一篇心育论文;撰写一个心理咨询个案;推荐一本心育好书或是佳片;举办一次心育活动开放;主持一次主题心育沙龙;进行一次心育讲座;撰写一份个人心灵成长分析报告。鼓励工作室成员分学期完成。
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6年7月)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
1、工作室成员整理撰写个人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2、撰写工作室总结和课题总结。
3、工作室成员成果展示汇报、效果认定和成果推广活动。
4、开展名师论坛活动。
5、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专集。
6、出版主持人或学员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