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鸡尾酒会编辑
无论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文化,酒有酒的文化,石头有石头的文化,大到国家有国家的文化。那么,“宴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的文化。参加宴会而不了解宴会文化也只能算是附庸风雅。
文化特征一:精品追求
http://www.yingshangtong.com/uploads/document/73658/2014/03/1394089078868865.jpg“精”,是宴会文化的内在品质。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于餐饮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渗透、贯彻到现代宴会活动过程中。原料的选择、口味的烹调、菜式的搭配乃至宴会环境的营造、餐具用品的挑选,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文化特征二:美轮美奂
许昌冷餐会
“美”,是宴会文化的审美特征,贯穿在宴会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宴会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对于宴会美的追求,首先是味美。其次是菜的色美、形美、器美、环境美、人员美等方面。
文化特征三:情感交流
“情”,是宴会文化的社会心理功能。吃喝是人际情感交流的媒介,边吃边喝边聊天,可以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朋友离合、送往迎来,可在饭桌上表达送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风波、人际误解,也可借酒菜平息,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宴会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文化特征四:礼仪礼节
“礼”,是宴会文化的道德伦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讲礼,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有礼。礼是一种秩序和规范,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一种内在伦理道德。礼的精神贯穿于饮食活动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宴会中待客的迎往送来、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顺序、菜肴的摆放等都体现着礼。
中国宴饮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四种文化特征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符合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形成中华宴会文化的最高境界。
来自:商丘婚宴策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