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复习策略与方法

标签:
教学方法 |
分类: 教学随笔 |
酸碱盐的复习策略与方法
周至县司竹中学
酸碱盐知识是中考化学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综合性很强。我对学生说“得酸碱盐者得化学”。由近几年中考命题可以看出,都是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对于学生来讲真有千头万绪、力不从心之感。因此,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策略与方法
一、
要学好酸碱盐,必须要学生记住并熟悉酸碱盐中常用到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如何写,常考物质的用途是什么,这为写化学方程式鉴定了扎实的基础。反复利用课前五分钟听写下边的化学式,并要让学生知道这是哪一类的物质,重点物质用途。记住这里的七个沉淀颜色和类别。这一内容是为学好性质作铺垫。
1、会写四种酸的化学式,熟记前两种物质的用途:HCl
2、会写五种碱的化学式,熟记前两种物质的俗名和它的用途,记住后三种沉淀的颜色:NaOH
3、会写十三种盐的化学式,熟记前四种物质的俗名,记住盐中四个白色沉淀:NaCl
4、会写四种氧化物化学式并能分清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CuO
有了化学式做铺垫,还需要骨架支撑,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有血有肉。于是我让学生背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学生会背不会用。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我让学生记化学性质时把典型代表物质穿插进去记忆,反复让学生知道酸、碱、盐都能与哪些类的什么物质反应,反应时伴随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我和学生同时归纳并画成图像让学生记忆,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用竞赛的形式比赛记忆结果,看哪一组出错率少,哪一组能得冠军。学生兴趣浓厚,在课前都争着让我听写化学性质。经过几次听写后我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能与酸碱盐反应的具体物质,也能顺利说出实验现象,于是开始增加难度,我让学生把每条性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并说出这条性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个用途。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打磨,不断变换花样,再加上对应的专题训练来巩固这一成果,强化记忆与运用,收效还不错。同时还归纳了五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置换反应。
大致图像如下:
[一]、酸的化学性质
[二]、碱的化学性质
[三]、盐的化学性质
[四]、复分解反应
[五]、置换反应
[六]、归纳酸碱盐化学性质
http://s15/mw690/0047IVMAzy6S6fK3E3Iee&690
http://s13/mw690/0047IVMAzy6S6fKqtjKec&690
三、重视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答题水平。
复习课配上实验,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学生动起来,也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留下空间。
㈠、复习酸的化学性质时,重点围绕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归纳解题方法和思路。
1、对忘带指示剂的酸碱中和实验探究,无非就是猜测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问题。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反应,一种是酸过量,另一种就是碱过量。酸和碱不会同时过量,应为它们会发生反应,不能同时共存。根据反应书写方程式,恰好反应者溶质是生成物,过量物质者溶质往后移。
2、判断酸过量的方法,也就是判断溶液显酸性的方法,根据酸的共性要找反应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常用方法:⑴pH试纸;⑵金属Zn;⑶Na2CO3溶液;⑷紫色石蕊溶液。
3、判断碱过量的方法,同上边的思路。常用方法:⑴pH试纸;⑵CuSO4溶液或FeCl3溶液;⑶无色酚酞溶液
㈡、复习碱的化学性质时,重点围绕氢氧化钠的变质设计实验探究,同样对这类题进行归纳总结,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再由氢氧化钠拓展到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1、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也就是判断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生成。不能用无色酚酞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常用方法有三种:⑴酸:稀盐酸;看有无气泡产生
⑵碱:Ca
(OH)2溶液或Ba
(OH)2溶液;
2、判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常用思路:①利用压强差改变判断。②利用化学变化判断。也就是上述判断变质方法。即酸碱盐三种方法。
3、判断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也就是要除掉碳酸钠,看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方法: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根据是否变色判断结果。若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4、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除杂不引杂,加入适量Ca (OH)2溶液或Ba (OH)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即可。
㈢、复习盐的化学性质时,以碳酸钠为主线,设计实验,抓住不同离子的性质进行鉴别,强化练习。盐在命题时是酸碱盐中最难的题。不管题怎么出,只要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点,程度好的学生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把这一仗打好,从而提高学生答题水平。
四、学会分析题,理清思路。
每做一道题时,通过审题,让学生就要知道命题人想考哪部分知识点。不能为做题而做题,选题要精要典型,必要时拓展并举一反三。做完一道探究题或计算题,先让学生口头分析这道题,并讲出来,学生之间互相讲,让程度差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讲和分析,不要急于求成,学生在大脑里必须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题是做不完的,要让学生要跳出题海,以不变应万变,别害怕耽搁时间,学生只有搞清了这道题的来龙去脉,才能讲的头头是道。知识必须活学活用,这对学生成长大有益处。
以上是我在复习酸碱盐这一专题时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也是本人复习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希望和同仁交流,有不足之处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