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情境创设《角的度量》教学课例

(2013-10-14 09:18:57)
分类: 课题管理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出示第1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滑梯谁没玩过!(出示第2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

(大多数学生说:2个。老师出示第3个倾斜度比较大的滑梯。3个。大多数学生不禁笑着改变了主意,2。)

师:(笑着)有人笑了,笑什么?

生:第3个太斜了。

师:这个字用得很好。

生:第3个太陡了。

师:那这3个滑梯不同在哪呀?

生:3个滑梯有高有矮。

师:对,有高有矮。还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胖有瘦。

师:哈哈……是,有胖有瘦。你说呢,小伙子?

生:有宽有窄。

师:(惊讶状)还有宽有窄。说出的这些都有点像,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需要有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得出来。

(众生:角度!

师:哎呀,厉害!是不是这样啊?(抽象出3个角。)

生:是。

师: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的角度不同。(隐去两个角,留下第2个滑梯的角)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是不是?

生: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有没有人知道?

生:用量角器。

师:(一怔,轻声问同学)用量角器,同意吗?

(学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板书:量角器)都知道呵?那会量吗?

(好些学生:。)

师:我们来试试看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发的纸片上有一些角,我们先用量角器试着量量∠1
师:(巡视中)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着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如下图)。

(该生投影自己的量法后,有学生小声嘲笑,老师摇头制止,示意学生解说。)

生:我先把这个尖放到这个角上,然后看这条边。

师:那这个角多大呢?

生:不知道。

师:(摸着学生的头,微笑着说)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鼓掌)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0开始的。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热烈的掌声。)要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了用角来比着,真不简单,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我提议大家再次鼓掌!(演示的学生在同学们起劲的鼓掌中坦然回到自己的座位。)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有学生指着量角器的一端。)

师:这是不是角?认为是角,请举手。有几位,大部分同学不同意,为什么?

生:(指着量角器的圆弧)这条边不是直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点边组成的(板书:角,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并且这两条边都是真的,都是射线。那现在来看看,(指量角器的一端)这是角吗?(众生:不是。)

师:这不是角,那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

生:这是一个角。(用手比划一个直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

生:(众)是。

师:这个角多大呢?

生:(众)90度。

师:大家注意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板书:中心点)这条边上有一个“0”,所以这条线叫做0度刻度线。(板书:0度刻度线)她刚才指的另一条边就是90度刻度线。我发的纸片背面印了4个量角器,在第1个纸量角器上面画一个90度的角好不好?(学生安静地画直角。)

师:这个90度的角的顶点在哪儿呢?

生:在中心。

师: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90度刻度线。我们画得怎么样?互相交流一下,欣赏一下。(学生互相交流欣赏。)

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60角的角。你画的尽可能和同学画的不一样,想想怎么画?

师:(边巡视,边说)不能随手画,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必须用尺子。

师:(挑选了3位同学生画的)好,我们来看看这3位同学画的。(实物投影一个学生画的60度的角)同意吗?

生:同意。

师:(实物投影另一个学生画的60度的角)这个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两个60度的角同一屏展示)哎,这两个角不同在哪儿?

生:方向不一样,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其实注意到了量角器上有两条……

生:0度刻度线。

师:一个向左的,一个向右的。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画的60度的角。(实物投影第3个学生的画法)同意吗?

嗯?学生中发出纳闷的声音。)

师:这个60度的角画得怎么样呢?

生:这是120度。

师:觉得画的是120度的同学请举手。

(绝大多数同学举起了手。)

师:不过,我觉得这个同学画得有道理。这里不是标着60吗?

生:因为从那个右面开始画,应该……

师:请上台来,我想你会说得更清楚。

生:(学生走上台)如果从右面开始画,应该看里面的。他看成外面了。所以他画的是120度了。

师:噢,0度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从这边开始数,0度,10度,20度,30……到这就是60度了。如果到这里,那就是120度了。看外圈的60度,应该从哪边开始?

生:左边。

师:对,从左边开始数,0度,10度,20度,……这么转,转到这儿是60度。如果这条线不改,要画60度的角,怎么办?

生:从这边开始。

师: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是一样的。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我们:量角器上有两个60度,究竟看哪一圈?我们要想一想是从哪边开始的。

(学生主动地鼓起掌来。)

师:(课件演示分别从左右两条0度刻度线开始旋转而成内外圈刻度的角。)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究竟看哪一圈,主要决定于——

生:(声音整齐而响亮)0度刻度线!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想,60度的角肯定比90度的角小,如果画成这样(指120度的角),就比90度大了。如果要画一个120度的角,你会画了吗?

(众生:

师:那就不画了,来,挑战一下,请在第3和第4个纸量角器上分别画一个1度的角和157度的角。

师:请看着我们在纸量角器上画的4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顶点都在量角器的中心。

3:都有一条边在0度刻度线上。(教师欣赏地点头。)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看着量角器,你看到了什么?

1:中心。

20度刻度线。

师:(环顾全班,微笑着制止了想说两圈刻度的学生。)刚才画了角,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现在不画角,你就看不到角了?哈哈,就像一个人穿了马甲,你认识;他把马甲脱了,你就不认识了?(众生开怀大笑。)

师:从量角器上能看到角了吗?(众生:!)

师:有一能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角。那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再试着量量∠1是多少度。

(学生再次量∠1的大小。大部分同学说“50,也有人说“130”度。)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1是多少度,我们应该怎么量角。

(学生们兴致盎然地交流着。老师请一位学生到台前量∠1。)

师:(满意地点点头)你发现刚才她放量角器的时候注意什么了?

1: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了。

2: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30度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

4:还有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边重合。

师:听大家这么一说,我觉得,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是不是啊?

(学生给纷点头。)

师:我们量角的时候,一条边和50度刻度线重合,0度刻度线和另一条边重合。这两个重合,应该先重合哪个?

生:0刻度线。

师:(看到众生同意,满意地点了点头)刚才有人说50度,有人说130度。到底是50度还是130度呢?

生:50度。

师:为什么是50度呢?

生:因为是从右边的0刻度线开始的。

师:这句话说得多好!这个“50还有一个很有数学味道的写法,有没有人会?(无人应声。)是这样的。(在∠1内板书:50°)这就是50度。

(众生:噢——

师:知道怎么写了?数学就是追求简洁。每人在自己的∠1内也写一个“50°”

师:有的同学写字的姿势真漂亮!写50度那个小圈圈应该怎么样?写大了就像500了。

师:现在请大家看一看∠2。先不量,估一估,与∠1比,哪个角大?

(有的说∠2大,有的说∠1大,有的说一样大。)

师:究竟你的判断对不对呢?量一下。

生:(迅速地说)一样大。

师:都量出来了?!是多少度呢?

生:50度。

师:回头再想想,刚才为什么有人说∠2大?

生:因为∠2的边长。

师: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生:开始以为∠2大,实际上是一样的。角的大小真的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对,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当然的边画得不够长,不好量时,我们就可以把边延长后再量。最后,请大家量出∠3,∠4,∠5是多少度?把度数标在角上。

(学生安静地量角,标角。)

师:(边巡视边说)同学们心灵手巧,把这3个角的度数准确地量出来了。真佩服同学们,我看到大多数同学量的都是对的。∠3的度数是115度,有同学写的是116度,可以算对。因为量角的时候,可能稍微有一点误差,所以相差2度,我们都可以认为是对的。有人量得的是125度,怎么回事呢?(出示∠3,放上量角器。)

生:他读错度数了。

师:是的,他把量角器和∠3重合得很好,遗憾的是读错度数了,方向性错误。0度刻度线在哪儿?明白啦?再看∠4,是43度。

生:42并,41度。

师:42度,41度也是对的。∠567度。

生:65度,66度。

师:3个角的度数我们都知道了。∠5大于∠4。不量你知道不知道∠5大于∠4

(有的学生说知道,有的说不知道。教在∠5的对边上画出足球球门。)

师:哈哈,足球运动员就知道,他们总是尽可能把足球带到球门前,离球门越近,角度就越大,射中的可能性就越大,德国足球博物馆里就放着一个量角器,表明他们射门角度的精准。

四、体会量角的用处。

师:同学们会量角了,那量角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出示学生放风筝的图)玩过吗?

生:玩过。

师:参加过风筝比赛吗?

生:没有。

师: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怎样才能量出风筝的高度呢?能不能用梯了爬上去量,那是个笑话。那怎么比呢?是把风筝线放到地上,(出示两个角度)然后量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哈哈!

(出示椅子图)椅子的靠背总是向后倾的。用于学习的椅子的靠背后倾斜8度,吃饭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9度,沙发的靠背一般向后倾斜11度左右。

(出示课前的滑椅)滑梯的角度多大才合适呢?我请教了3位工程师,他们告诉我:滑梯的角度应该是——(板书40°~50°)。

五、总结全课。

师:(出示长方形)要知道它的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

师:(出示直尺)1厘米、2厘米……8厘米。要知道它的面积呢?

生:量出长和宽,再用长乘宽。

师:对,也就是用面积单位来量。(出示摆方格的过程。)1平方厘米、2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要知道这个角的大小呢?

生:用量角器来量。

师:(出示量角器)以前我们说它是直角,现在我们可以说它是90度的角。看来,要表达一个数量,先要找到一个度量单位,再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大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shù)起源于数(shǔ),量(liāng)起源于量(liáng)。

(出示开始量∠1时学生不会量时的情形。)开始我们同学这样量角,可以理解,因为以前我们只是量长度,量长度就是这么量的。而量角的大小是要量两边张开的大小。(两手合成一个角,慢慢张开。)现在我们会量角了吗?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要量得准,就要重合准。怎样才叫重合得准呢?(师生合作,完成板书。)

角的度量

           量角器

顶点         中心点

一条边       0度刻度线

另一条       ?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