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色版画》教学设计

(2016-06-20 20:15:10)
标签:

文化

分类: 教学设计

             《单色版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单色版画。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种造型艺术,指可在不同的平面板材上通过手工制版,然后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本课主要是单色版画中纸版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单色版画的特点和表现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单色版画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基本艺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了解版画艺术的起源、发展,艺术特征的艺术常识。培养学生对版画制作的兴趣,开展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通过纸版画的艺术形式进行基本艺术表现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

1.教具:吹塑纸版画范图、无色圆珠笔、水性水彩笔、A4纸、水粉颜料。

2.学具:吹塑纸版、无色圆珠笔、水性水彩笔、A4纸、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平时我们在拖地之后有人踩上去,地上会出现什么?

生:有图案的脚印

师:很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让学生看看自己的鞋底,发现鞋底有凹凸不平的纹样,走在湿的地面上就容易印出图案)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我们在写字的时候,把墨汁沾在手上,然后再纸上印出来,就能印出指纹,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手指皮肤是凹凸不平的。

师:再美术中也有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利用雕刻刀或其他雕刻工具在平面的板材上面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在各种不同版材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这就是版画。

(二)、讲授新课内容:

1.版画的起源: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一幅雕刻版印刷版插图是唐咸宗九年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现藏大英博物馆),当时的木刻版画技法已达到成熟的阶段。

2.版画的种类:版画根据不同的制版与印刷方式分类可分为凸版画、凹版画、平版画和孔版画等;根据不同的制版材料又可分为木版画、纸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

3.版画的色彩分类:单色版画和一版多色版画

师: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单色版画中的纸版画。(引出课题)

4.纸版画的分类:剪贴纸版画和吹塑纸版画。

5.出示图片,组织学生将版画作品与中国画、油画作品对比,感受版画的特点:复数性。

6.展示版画的底板,说明凸版画的成象原理:把不要的部分刻去,成凹状,需要的部分保留,成凸状,利用版面上凸起的点、线和色块,经过着墨印刷而产生图像。

(三)、师生互动,探究联系:

1.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版画的拓印,感受绘画的乐趣。欣赏年画作品,体会版画与人们的关系。

2.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鼓励学生说明如何利用黑白灰关系组织画面。理解阴刻、阳刻、实物粘贴表现手法的不同美感。

阴刻——对比强烈,有力量感。

阳刻——细腻,轮廓感强烈。

实物粘贴——肌理变化丰富。

教师在肯定学生作品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四)、课堂小结:

1、总结单色版画的审美特征:体会作品或细腻、或粗狂的艺术风格,造型或写实、或夸张、或变形的不同美感。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色彩来组织画面。

(五)、课后拓展:

教师组织学生为作品签名并进行装裱。使学生初步形成作品意识,增强学习成就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的构建一种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动手尝试。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1.教学环节清晰学生在学习中认知水平不断逐层提升,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2.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版画,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学生较难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我通过欣赏、引导、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参与学生的制作活动中来,所以整节课的教学氛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1.本科重点是解凸版画的制作方法,但是在布置作业中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凸版画适合表现什么样的作品。2.讲授时间过长,学生急于制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