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识字、写字教学(第一次上课教案)

(2013-10-09 23:28:01)
分类: 教案

识字、写字教学新课标的要求。

一、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各学段识字、写字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识字、写字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汉字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识字教学方法篇

一、常见的识字方法

字族识字、字理识字、编儿歌识字、形声字识字、联想识字、归类识字、谜语识字、实物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生活识字、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加部件、部件加部件、对比记忆、学找朋友、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讲故事、配动作、竞赛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编口诀、利用图标识……

哪一种识字方法你认识?请举一个例子。

1、游戏识字

1)猜字谜

对比较难的生字都尽量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有的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增强记忆,有时我还让学生自己编谜语。

例如:学习“恩”字时因为容易和“思”字混淆,我就问学生谁能给“恩”字编个谜语,经过几个学生的反复修改最后编成了:“因为有心,所以孝顺”的谜语,学生既掌握了“恩”字又拓展了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

如“旦”字编成谜语:太阳一出红艳艳,下面彩云一条线;如“量”字编成谜语:日子很近就一天,距离相隔一里远;如“蝇”字编成谜语:一只虫子口触电,一到冬天就不见;如“磨”字编成谜语: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两个小木匠,坐在石头上。

如要学字,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指的是什么?也可以出现在记忆生字时。如字,教师可打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字谜还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创编,培养创新意识。

2)找朋友组字组词游戏

我把需要组字的部首或组词的生字写成卡片,找学生每人拿一张,然后让他们听口令两人一组找朋友,快速组合成字或词组,对的给小红旗组,错的表演节目或再参加下一次组合。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思维也异常活跃,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和生词。

3)我做动作你来猜

做动作:跳;做表情:笑;

4)摘水果、送信、找朋友、送生字宝宝回家、开火车、汉字魔方等。

5)转盘识字法。

如:“请”“清”“情”“晴”“睛”“蜻”这几个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青”,给“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组成不同的汉字,而且这些偏旁都能表示这个字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

2、编顺口溜、儿歌、口诀。

1)顺口溜

有些汉字笔画多,很难记,如果编成顺口溜,就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易学、易记、难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赢”编成顺口溜:死人有口不能言,宝贝藏在月后面,天宫仙女来下凡;再如“碧”,编成顺口溜:王大妈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

2)编成口诀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利用口诀记忆知识 ,是学生们接受的学习方法之一,为此,我把一些难写、易错的汉字编诀。如磨字,我就编成这样的口诀: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方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这样就不会写丢一部分,通过编来记忆生字,那些难写难记易错的字一下子就被轻松地记了。

漠摸字没有手,模字没有木,沙字只有水,大漠无人住;肚月旁一个土,牵肠又挂肚,肚字又念肚,一定要记住。如:认识青字后,就有有虫是蜻蜓,有目是眼睛,日出表天晴,心中有情义,用话来邀请,有米更精神

3)儿歌

如:清 静,对于这一组字,可以编成儿歌:

青山小河水儿清,小虫展翅变蜻蜓;

蜻蜓好言来请客,一目了然大眼睛;

日头一出是晴天,出去游玩好心情;

你我不想去它不干,争来争去不安静。

3、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1)利用图标识汉字

学习《认一认1》以后,就提前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如你的图书里、上学放学的路上、你家的每一个角落、大街上、超市里……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记忆。学习“电”字时,让学生认识书上的图标后,自己找哪些地方有相应的图标。第二天学生课堂交流,有的说在自家的电表箱上看见,有的说在小区的配电室墙上,还有的说在电线杆大盒子上面……看着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真是满怀欣喜。这时,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兴奋地说:“ 老师,我家小区写着‘有电危险,请不要触摸!’”我笑了,及时夸奖他是个多用心、多懂事的学生呀!同时对全班同学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看到学生处处留心,有那么多发现美的眼睛,我的心中很甜蜜。生活周围事物大多是具体形象的,而书上知识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化。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把抽象识字放到形象生活中,就能化难为易,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许多生字,如:班级里的手抄报学生的姓名商店的名字车站的站名商品的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报纸门牌电视里的字幕等让孩子积累自己认识的字,班级创立识字角,搜集 商店名字,认认班级同学的名字等,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利用广告牌商标识字;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去识字;

2)利用实物学汉字

学习“尖”字,教师可以拿起铅笔让学生观察“上小下大”就是“尖”,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记住了生字。让学生多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弄明白 图意,弄清生字音或形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识字。

认实物例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等字,可通过实物来让学生认,能达到看物想字,见字想物的效果;让学生逛商场超市时认字。

3)认姓名

4)设置识字园地、识字档案袋、展示台。

结合生活辨错字:

例子:最近我发现有些孩子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喜欢先写外面的口字框,再写里面的部分, 如“因国”他们习惯先写外面的大口再写中间的大或玉,为了纠正学生的笔顺错误 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灵机一动:语文课上我领着一个经常这样写错的孩子,走出教室,让他在门口站好,之后我走进教室把教室的前后门都关。上闩上插销冲着窗外叫那个站在门外的孩子进来,那孩子推了推门,没开,又用力推了推,还是没开,然后他敲了敲门,我也不起身去开门。学生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过了一会儿我把门打开把那个孩子放了进来,跟大家说,同学们门闩紧了能进人吗?“不能”孩子们异口同声道。“是呀,可有些同学写带口字框的字时,总喜欢先关门再进人。”我边说边学他们错误的笔顺写着,看这明显不合常理嘛,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学生们会意地一笑,“先进人,再关门。”

4、随文学字

    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以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特征。它注意音义联系,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将要认识的生字词语放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它明确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在识字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 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打好识字的基础,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5、讲故事

我在识字教学中,搜集了一些富有情趣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扎扎实实地掌握了汉字的音、形、义。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狼气冲冲地说:“就算是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在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骂”,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赵国有一名大将,带兵出征打仗,天气炎热干旱,他们已经三天三夜没喝上一口水了。这位大将心烦意乱,不停地骂:“这鬼天气,简直是活见鬼,这不是要我的命吗?”走着走着,前面有一片树林,他来到树林中,骑在马上,抬头一望,有两个红彤彤的东西,“哎!这是两个什么东西?”一手一个就摘了下来,“啊!原来是两个酸甜可口的果子呀!真是老天有眼,天无绝人之路啊!”说罢,他骑在马上一口一个,两口就把果子吃掉了,也不再骂老天了。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6、用偏旁变化记字形

1)许多字加上去掉或换偏旁能。

许多字加上去掉或换偏旁能变成另一个字老师可以把学的字进行分类,让学生说一说某个字是怎样由另一个字加、减或换偏旁得到的。如“青”加“言”字旁是“请”,“闲”的“木”换成“才”就是“闭”等字。

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了解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比如木字旁:大多与树木有关,生字有“林 、桃、枫、李”等,与水有关的生字有“江、河、湖、海”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生字都是这样,也有个别字形旁与字义不符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理解个字的含义。

这是学习形声字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形声字偏旁多表义。如“青草”的“青”,加三点水就是“清洁”的“清”,加虫字旁就是“蜻蜓”的“蜻”;“池塘”的“塘”,去掉土字旁就是“唐朝”的“唐”,这种学习方法容易被学生掌握,而且识的字也多。

2)部件分析法

 通过对汉字组合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我们知道,汉字的字形是先由笔画组成独体字,再由独体字做偏旁组成合体字,再由合体字组成复合体字 老师在教合体字时,可按 从整体出发 分成部分 回归整体的规律,借助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来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如:解可分成三个部件:角 刀牛,可以理解为:一刀砍掉牛角这种识字方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记清字形。

3)指示法

指示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如刃表示刀上最锋利的一点;凶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本和末用一横来标示位置,本表示树根,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末指树梢,引申为末梢 还有上、下二字,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标示符号指示字为数不多,但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奇特联想的方法来识记。

7、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识字,具体做法是:

1)形声字归类比较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有很多是形声字,教师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读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提示学生联系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利用比较法辨认和识记汉字,同时理解字义,如教学“直、植、值”在学生学习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整体认读音节zhi的读音,知道是表声,在以后不同时间教学“植、值”时引导学生领悟右边是表声左边是表义。

例如,湖 蝴这四个字,声旁是 胡,它们的读音和声旁的读音是一样的采用声旁助记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会意字归类识字

如学习“歪”字它是由“不”字和“正”字组成的,意为不端正不正便是“歪”。学习“尘”字时可引导学生理解为“小”“土”;学习“休”字可以理解为“人靠在大树旁休息”。抓住汉字自身的规律进行自主识字,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强度培养了识忆汉字的兴趣。

会意是把几个有具体意义的形体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方法。教学会意字要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手。如:二人为 从,三人为 众;二木成 林三木成森;不正 歪,不用 甭;一火灭,可理解为:在火上盖一层东西,火就灭了;看可理解为:一手遮目。

8、插图识字法

色彩鲜艳的插图 、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在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看插图上的事物,在他们已有感受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认识生字字形,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汉语生字的学习。

9、音形义识字法

音形义识字是引导学生有意义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即有意识记,也为今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性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1)猜字音识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独体字,如认识青字之后,在教学情请清晴可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熟字青猜想他们的读音,学生很快就能认识这些生字,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

2)字形识字

 主要指根据字的形状特点识记生字 如教学包之后,在包的旁边加足部就是人在跑,加上火部就是与火有关的炮,加上 衣部就是与衣服有关的袍。

3)字义识字

 如不和正就是歪,合手组合在一起才能拿东西,把手放在眼目上才能看到,把火用一盖住就成了灭,青字加上三点水就是清水的清,加上竖心旁就是心情的情,很小的土就是 尘, 教学时,应先讲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义之间的事理关系,根据联系总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

10、图画表述

低年级学生对于图画的记忆特别敏感,除了常规的象形字有图可依据外,在教学中,对于有特点的字也可借助图画来记。如学生会把“休”写成“体”,单纯的比较字形,学生不感兴趣,也记不牢,如果画上一棵树,再在旁边画上一个人,寥寥数笔,学生记住了图也就记住了字。再比如“落”和“满”结构不同,学生会混淆,教师就在黑板上画上一片乌云,下面几滴雨,将“落”写进去,告诉学生雨点是在云层下面落下来的。再画一个杯子,里面的水溢出来,将“满”写进去,告诉学生水满了,从杯口流出来了。形象的图画代替了枯燥的说教,学生的眼睛亮了,记下的字就不容易错了。

如教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

如在教学“上、下”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副单杠,一个同学在单杠以上,另一个同学在单杠下面。提问:哪个同学向像“上”?哪个同学像“下”?学生通过观察表演各种感官交替活动,听、说、读、写穿插进行,使书面汉字富有了活力,形象化、具体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有效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11、找字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产生也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许多汉字的结构和写法,与它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汉字起源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可能性。如“奶”,学生会将右边的“乃”写成“及”。怎么办呢?找到“奶”的字源,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有书中记载:“奶是指弯腰驼背拄拐杖的女人,‘乃’中的撇像拐杖,横折折折勾像弯腰驼背的样子。”不管说法是否精准,但对照一看,还真是像,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记住了这个字正确的写法。

12、放大字体

一个容易写错的字在无妙法的情况下,就将它放大再放大,将容易错的笔画用彩笔描出,如此“巨人”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定会叽叽喳喳、饶有兴致。比如“候”,放大后将中间“|”描红,“身”放大后将最后的横和撇描红等。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容易多写、少写或错写笔画的字一定要灌输正确的写法,要说“这个字应该这样写”,而不能说“这个字有人会漏掉写什么,多写什么”之类的话,殊不知,我们特别提到的种种错误写法,本来有的错误学生根本没有想到,教师的提醒反而提示了他,这无疑是对记忆的干扰,学生在书写时,就容易犯糊涂。另外,我们更不能将学生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批斗”,这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无意识记忆,造成错别字扩大化。

13、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学生入 57周后,便掌握了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但阅读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在具体操作中可采用“分层要求”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中等生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要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下一个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

14、进行识字竞赛

利用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 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活动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活思维都十分有效如分组抢答生字接力词语接龙写字竞赛组词竞赛等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不仅在紧张而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生字也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

15、利用多媒体

变抽象为形象,如教学“大、小”,多媒体显示爸爸的形象:站直,把头抬起,两臂平伸,两腿叉开。再显示儿子的形象:站直,两臂与身体成45度角伸开,两腿并拢。我随时提问,“谁的样子像‘大’?”生:“爸爸!”师:“谁的样子像‘小’?”生:“儿子!”我随时给予鼓励:同学们的眼睛这么亮,老师真没想到,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也来表演一下好吗?这时学生非常兴奋,个个脸上笑开了花,热情表演。

16、选当小老师。

识字教学要语文汉字文化联系在一起

一起欣赏汉字教学案例

案例一、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古老的甲骨文自不必说,现在的简化字,有不少是几千年前就简化而流传下来的,但每一个汉字都是美的化身,其中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无不包融着美,体现着美。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汉字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说话能力,提高课堂实效。如 :泉州师院附小的吴友钧老师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这首诗歌,在理解“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这个诗句时,紧紧抓住“掳”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师:“掳去”这个词并不常见,凭着你的经验,如果找一个词语来代替的话,你会找什么样的词语呢?生:抢去、抓去、夺去。

师:这些词语的确和“掳去”意思相近,但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课件演示并介绍:“掳”是一个形声字,扌部,虏声,具有俘获、抓获之意。声旁“虏”的本义也是俘获。“虏”的繁体字字形“虜”是形声字,从虍从力,从毌(gu3n) “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

师:理解了“掳”字的意思后,咱们再把它和“抢”、“抓”、“夺”比一比,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呢?

生:“掳”、“抢” 、“抓”都含有“扌” ,表示和手的动作有关。

师:其实,“夺”下面的“寸”字在汉语中也表示“手”的意思,它指的是中医给我们把脉的地方,所以汉语中含有“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比如“寻”、“射”等。可是,“掳”

又与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生:“抢”、“夺” 、“抓”只用手就够了,而“掳”不仅要用手,还用绳索来拘捕。

师:如果请你把“掳去”和前面学过的“襁褓”这个词语联系起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人用绳子绑了起来,被一群恶狠狠的人抓走了!我仿佛听到了一个婴儿在大声地哭着。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可怕了!

师:这就是咱们汉语的细腻微妙之处,有时候一个字就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和情感,甚至是画面。这个环节中,学生在了解“掳”字的造字原理后,通过与“抢”、“抓”、“夺”的对比,体会了“掳”与其它几个动作之间的区别。因为有了对“掳”字的科学解析,学生才能在脑中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掳去”的画面,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升华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感悟。

案例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文中,“爽”是个生字,其所在的句子是 :“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我校宋雪梅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同学们猜猜“爽”中间的4个“X”表示什么?接着多媒体展示小篆字形:  

师:“爽”是个会意字,瞧,4个“X”, 表示交叉的窗户,一个人站在窗前,灿烂的阳光过窗户照进来,屋里多么明亮啊!

生:(陶醉,尽情地享受明亮!)

师:“爽”本来的意思是明亮。后来又引申为(出示字典中的解释)——①清凉;②明朗,清亮;③舒服;④率真痛快的意思。文中的“清清爽爽”的“爽”选择哪一种呢?(播放“清清爽爽”的剪刀声音。)

生:(齐声)明朗,清亮。

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指导“爽”字的书写:先写一横,表示一堵墙,墙上有扇窗户,一个人走近了,他抬头仰望窗外,阳光照射,微风吹拂,令人感到清凉,舒服。注意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

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作者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呢?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你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关于姥姥的哪些画面呢?

教师从“爽”入手,展示其演变过程,并适时讲解,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想象,追本溯源,并结合字典的解释、播放剪刀声等,让学生准确理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的意思,最后再紧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回到课文的学习中。

案例三、阅读课的教学要让读贯穿,在学习的始终读中识字,读中学文。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获得者许嫣娜执教《小动物过冬》一课既 重视识字写字,又充分体现了阅读课的特点,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她的教学片段。

师:都读完了吧,考考你们,三个小动物是怎么商量的呢?先是谁和谁商量?

(生“答先是燕子和小青蛙商量,然后和小蜜蜂商量”) 它们商量的结果你知道吗?

(生:我知道了燕子怎样过冬。)

师: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呢?(生:是飞到南方去。)

师:它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生:因为冬天来了北方太冷了。

师:南方很暖和,这是小燕子到南方去的理由。 出示:“暖和” 谁会读这个词?

“和”读轻声,请你读生读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暖和”。

师: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感到怎么样? 生:很暖和。

师:你们看这个“暖”字是什么旁。

生答:“日字旁”

师:和太阳公公有关,暖的右半部分特别难写,让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上面是一个爪子头接下来是一短横下面是一个朋友的友,我们一起来写。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识字、写字教学要注意的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例如我教《小动物过冬》一课,生字共有十六个,我说:“你们的识字能力令老师惊讶,你们真是太优秀了!试一试好吗?用自己的方法把这十六个生字记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们识字的方法。”不久,学生在小组里热烈发言,有的说“明”这个字,有太阳有月亮,当然光明了,明亮了。有的说“够”这个字,说的话太多了,难怪人家听够了……

学生识字的方法是无穷无尽的,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也令我惊叹。只要我们能把他们的兴趣激发起来,就一定能把识字教学搞好。

2、家校合作,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形近字的教学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学习生活中使用起来,总会产生一些困惑,在运用时也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创设了多种情境,帮助学生降低辨析的难度 比如,我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然后说一句话,其他同学辨别是否正确 ;展示一句话,让同学用找一找 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进行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分;教师或同学即兴表演一个相关的动作神态等,让学生以我来写一写等形式,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汉字。

4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再现是巩固的好方法。

5、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

把汉字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学生不仅巩固了生字,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