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暖气病”?

标签:
健康 |
http://s15/mw690/0047jN8Ezy6OivT49f8be&690
如何预防“暖气病”?
感冒咳嗽、口唇干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供暖半个月以来,北方各大医院中类似的患者多了起来。医生介绍,这些患者大多在供暖后紧闭门窗,引发了“暖气病”。
到底什么是“暖气病”,而我们又该如何远离“暖气病”呢?
感冒居暖气病之首
郭兮恒告诉记者,在供暖季,最高发的“暖气病”就是呼吸道疾病了,长期呆在暖气房里的人可能会出现口干、头晕、嗓子疼、咳嗽、烦躁、皮肤发紧等症状,究其原因只有两个:温度过高、湿度过低。
郭兮恒指出,冬季房间里温度最好在23—25度,湿度在60%左右,否则呼吸道就会感觉不舒服。
据介绍,鼻腔、上呼吸道直至肺的黏膜上面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的纤毛,是抵御病毒侵入的第一道屏障。人体水分充盈时,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活跃,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体。而在体内缺水时,纤毛运动会变弱,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就很容易感冒。
补水还需补充电解质
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就是空气干燥,人体水分丢失。至于解决之道,很多人觉得再简单不过了:不就是多喝水。不过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喝水不少却依然很渴?专家表示,远离暖气病,“补对水”很重要。
郭兮恒指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人体为缓解高温,皮肤就会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而出汗除了丢失水分外,还会丢失大量的电解质。一旦感冒后,伴随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则会再次造成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短时间内人体可自我调节,但长此以往则会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失衡。
很多年轻白领会发现平时水没少喝,但仍觉得口渴,这是因为只补了水,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却没有得到补充。据了解,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供暖后,室内干燥,人体会通过皮肤和呼吸等无感性蒸发形式流失更多的水分。大量饮用纯水而不补充电解质的话,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起自发性的脱水,这就是越喝水越渴的原因。
因此要想预防“暖气病”,除了给外部环境加湿外,更重要的是给身体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健康成人而言,最简单补充电解质的方法是直接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如宝矿力水特等。
经常通风及时加湿
外部环境相对封闭且干燥,加上体内环境干燥,是患上暖气病的重要因素。要想远离暖气病,当然也得从家居环境着手,从根源上解决“暖气病”。
雾霾天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家庭不再开窗通风,使暖气房内空气急速干燥,给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温床”。对此,郭兮恒提醒,采暖时应及时开窗通风,保持房间里空气的正常流通。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家中应保证每天两次的开窗通风,上午8:00到10:00,下午4:00到5:00各一次,每次要超过半小时。
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也很关键。通常,室温在18 至24 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现在采取分户供暖,如果室内温度居高不下,可以关闭一组暖气的阀门。同时要定期清洁暖气片,保持室内卫生。
市民家中除了温度计外还应备有湿度计,室内湿度最好保持在60%左右。可以在暖气片上搭一条湿毛巾、在家中放几盆水增加室内湿度,还可以在家中养几盆绿萝、吊兰等植物,或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
室温18℃~22℃最健康
“要是室内温度达到26℃,在家穿衬衣衬裤多舒服!”家住乌鲁木齐的王女士说。医生提醒,温度过高的室内会比较干燥,对于皮肤、呼吸道都有影响。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之间,而且一定要干湿平衡,这样人体感觉会比较适宜。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以放一个加湿器,每天至少要开窗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减少室内的病毒和细菌的产生。
儿童及老人要特别小心,专家表示,儿童刚刚进屋,不要马上将衣服都脱掉,一下子穿得很少,家长应该让儿童有个适应的过程。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应在穿戴整齐后再出门,以防寒气侵袭而致病。
植物品种要选对
本来想用含羞草调节湿度的孙女士说:“含羞草一碰,张开的叶子就合拢了,我和女儿都觉得好玩,没事就碰碰。可没到一周,我就开始掉头发。起初还以为是冬季干燥,后来又开始掉眉毛。到医院检查没发现有皮肤病,医生听说我家有含羞草,断定是碰含羞草中毒了!”
为了防止暖气病,许多市民想到了购买能增加湿度、大量释放氧气的绿色植物,但医生表示,并不是所有花卉都适合调节室温和湿度。医生解释说,不仅含羞草,很多常见花卉都有剧毒:夹竹桃的枝叶、树皮中含有夹竹桃甙,误食就会中毒;马蹄莲、龟背竹等天南星科植物的汁液,可引起皮肤痒痛;水仙花头内含有拉可丁,误食可引起肠炎、呕吐或腹泻,叶、花汁液能使皮肤红肿;丁香、夜来香晚间会大量散播强烈刺激嗅觉的微粒,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影响。在冬季,室内适合养什么植物?专家表示,仙人掌、吊兰、富贵竹和巴西木等是最佳选择。仙人掌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气,使空气湿润温和;吊兰、巴西木等大叶绿色植物可以从叶子中蒸发出更多水分,增加室内湿度;富贵竹等观赏绿色植物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不过,专家提醒,室内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个房间一两盆即可,并且要常给植物浇水。
饮食补水有讲究
针对暖气病,还是注意补充水分。据专家介绍,市民应该多吃果蔬。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多毫升水分。另外,日常饮食讲究的也是干稀搭配,从三餐中获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因此,不妨充分利用三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每天除喝水之外,选择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另外,补水过程中还也要少吃盐。(编辑/李妍妍)
北京医生网原创(http://www.bj-doctor.cn/),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章:
舜网-当代健康报:如何预防暖气病:室内放仙人掌吊兰可增加湿度
人民网:冬季如何预防“暖气病”?专家:关键补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