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了,小心“暖气病”来袭

标签:
健康暖气病供暖干眼症 |
分类: 生活提示 |
http://s15/mw690/0047jN8Ezy6NByu7TTE7e&690
据报道,经过几天的管网升温升压,北京市预计在11月15日正式供暖。这个周末,北京市民即可享受到家中的温暖。不过,迎来的可不止是暖气,每年同期光临的还有“暖气病”。
暖气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一个概称,主要是因为患者发病的原因与供暖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将一些疾病统称为“暖气病”。暖气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空气干燥、人体丢失水分过多。
接下来,小编为你盘点一下暖气病究竟带来了多少麻烦。
麻烦一:干眼症
供暖期后,长时间处于干热的室内,眼睛泪液不足,容易出现干涩、疲倦、眼痒等症状。较严重者眼睛还会红肿、充血。特别是经常对着电脑的白领、配戴隐形眼镜者、学生等,在冬季更易患上干眼症。
解决办法:多眨眼。工作、学习间隙,放松一下身体,起来接杯水走一走,望望远方,做1分钟眨眼运动,然后闭目休息两分钟,喝两口水再继续工作,这样既能缓解眼疲劳,又能给身体补充水分,顺便还能少坐一会儿减减肥。
麻烦二:皮肤瘙痒症
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不少年轻人还会出现青春痘爆发的情况。
解决办法:每天要保证饮水2000毫升(大约十杯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皮肤较干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韭菜、胡萝卜、动物肝脏等,多吃维生素A也有助于保护眼睛。
另外,洗澡次数应适当减少,一般控制在每周1~2次即可。水温不要太高,洗澡后涂抹一些油脂较多的护肤品,如凡士林油。
麻烦三:鼻炎、支气管炎、感冒
供暖初期,很多家庭将门窗紧闭,生怕室内的温暖漏出去一丝一毫。然而,这样做不利于室内室外空气流通,极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并可能导致口腔、鼻腔、气管黏膜等处的毛细血管干裂出血,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
解决办法:经常用湿布擦拭易落灰尘的地方,必要时用用空气加湿器,给室内“补补水”。
麻烦四: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容易导致血压骤升及血管痉挛,发生心绞痛、急慢性心衰的患者较秋季要多出30%到50%,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易增加脑出血、脑卒中、心梗发作的风险。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还易导致肺循环不畅,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解决办法: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个小时。开窗时注意不要正对窗口站立吹风,小心感冒。
麻烦五:尿量少
来暖气后屋里干燥,体内水分丢失增多,小白领们经常是一天下来“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这时可要小心尿量越来越少的问题了。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解决办法:多喝水,多吃果蔬,多喝汤,少吃盐。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多毫升水分。另外,日常饮食讲究的也是干稀搭配,从三餐中获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每天忙到天昏地暗的白领们,除了喝水之外,不妨充分利用进食的机会来补水。(编辑/赵丹凤)
原地址:http://www.bj-doctor.cn/winter/info/58c0c017-08a2-4176-9e08-d30ae414f025
北京医生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
害怕“暖气病”?预防暖气伤害5大器官
供暖了小心被“暖气病”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