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保护我们的医生?

(2014-11-03 17:11:03)
标签:

医患

医闹

法律

  http://s10/mw690/0047jN8Ezy6Nk6cPAUN39&690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近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针对草案中提出的拟取消9项死刑罪名以及猥亵男性、考试作弊、超载超速、制售假证构成犯罪等相关规定,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提出了建议。其中,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建议将“医闹”犯罪纳入刑法。

  陈竺透露,近年来,各地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愈演愈烈,北京市卫计委和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课题显示,各地公开报道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数量近十年来年均增长30%。2013年前8个月,全国伤医事件已达2240件,比2012年全年的1865件还多20%。

  2012年卫生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通告》要求,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今年4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卫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要求对故意杀害、故意伤害医务人员以及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悬挂横幅、堵塞大门、扰乱医疗秩序等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惩。

  但并未明显地扭转严峻的形势。

  医生,这在曾经是一个多么崇高的代名词,更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职业。然而面对严峻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就业环境,很多医生不得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怀疑、否定:“当医生,就业难,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晋升竞争激烈,淘汰率高……”

    于是,出现了年轻医生改行卖药,于是医学院校生源普遍不足,于是医生抱怨无幸福感,于是,在去年,一对医生新人的婚礼上,父亲老泪纵横地说——要做个好医生,也要平平安安,两个人都保护好自己啊...

       简单的心愿,听来却如此心酸。

       医生的工作从来都不是想象里的轻松:要值大夜班,接病人,写病历,做各种穿刺检查,开检查单,联系工人搬运病人,落实各种检查结果,要耐心给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病情,抢救病人,次日还要查房,写抢救记录,重复上一天的活,常常不止24小时班,常常是36小时。可就是在如此尽力的工作之下,依然无法去挽救所有的生命。

  《实习医生格蕾》中,医生们“没能救活所有人“,这是在跟观众讲残酷的真相: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是这外行不了解、不理解的“医学的玄妙”,恰恰是医患间的根本矛盾。医生不是神人,科技也不是万能的,这是很多人懂得却又无法接受的道理。

       但是现在患者们的维权意识都特别强,动不动就做医疗事故鉴定。不少患者更是把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归咎于医生,医生经常成为媒体、老百姓批判的焦点,所以医生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现在都比较低,“以前觉得当医生很光荣,现在我都不是很好意思开口告诉别人我是医生。”一位医生无奈的表示。

       很多的医疗纠纷,很难说是医生或者病人的错,往往都是医学上无法完全避免的并发症所致,无论是中国,还是很多人眼中“医疗水平发达、医德高尚”的欧美国家,都无法彻底避免这些并发症。医疗纠纷鉴定不是鉴定一样东西真伪那样简单。就像无影灯并非真的怎么弄都没有影子,只是影子少一点浅一点,其实术中还是时常需要调节无影灯的位置好让术野明亮起来的。但事实上,现在只要家属闹,医院必赔钱,无论有没有责任,法院往往完全倒向患者一方。

  陈竺认为,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屡遭侵害,说明现行法律已不能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急需从刑法方面入手,加强对医务人员权益保护。

  希望这不在是一纸条例,而是能从根本上维护医生的合法权益,真正的保护我们的医生。(编辑/李妍妍)

 

  北京医生网原创(http://www.bj-doctor.cn/),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