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新国标里的秘密

标签:
健康化妆品菌落总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分类: 健康时评 |
http://s3/mw690/0047jN8Ezy6LChL2Mgy82&690
一、新标准具有强制性吗?
在本次执行新的基础化妆品国标之前,《润肤乳液》的行业标准为QB/T2286-1997,已经实施约17年,《洗面奶(膏)》的行业标准为QB/T1645-2004,从2005年实施以来也已经约经过9年。到底这些标准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新的标准就对企业有了约束力呢?
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当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该行业标准应自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编制计划、审批、编号、发布、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中QB是指轻工业的行业标准。QB/T是指轻工推荐标准。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计划、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代号为GB和GB/T,其含义分别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所以,其实新实施的基础化妆品新国标仍然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只是从QB变为了GB,只能说明化妆品的标准也在逐渐引起国家的重视。
二、新旧标准对比
《护肤乳液》和《洗面奶(膏)》两项新的国家标准在原料、卫生标准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修订完善了禁限用物质表等内容。
在QB/T2286-1997中,只适用于具有流动性的水包油乳化型润肤乳液,而且没有菌落总数以及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进行规定。在QB/T1645-2004中只分为表面活性剂型和脂肪酸盐型两类,同样也没有菌落总数以及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进行规定。
而在新的GB/T29665-2013中对润肤乳的类型分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皮肤状况和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合的润肤乳液。新的GB/T29680-2013中将洗面奶分为乳化型和非乳化型。另外,在卫生指标上的规定也更加严格,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铅、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需要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即除了眼部化妆品及口唇等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500CFU/mL 或 500CFU/g外,其他化妆品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 1000CFU/mL 或 1000CFU/g,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大于 100CFU/mL 或 100CFU/g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铅、汞、砷、甲醇的的限量依次为40mg/kg、1mg/kg、10mg/kg、2000mg/kg。并规定化妆品的直接接触容器材料必须无毒,不得含有或释放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有毒物质。
菌落总数:实验检出的菌落总数超标的情况下,如果皮肤有小伤口,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另一方面,菌落总数超标的化妆品更容易变质。平时要避免将化妆品置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中,同时也要注意面部和手部的清洁。
粪大肠菌群,顾名思义,来自于粪便,因此若化妆品中粪大肠菌群超标,则存在着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使人致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侵袭性细菌,能产生毒素,对肠道破坏性大,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易感染本菌。本菌引起的感染病灶可导致血行散播,而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
铅、汞、砷、甲醇
重金属铅、汞能组织黑色素形成,铅使皮肤对化妆品中功效物质的吸收能力增强,这两种物质常见于美白祛斑等类型的化妆品中。如果这两种重金属超量,会引起自由基的异常增生,细胞结果改变,神经系统失调,砷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也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砷中毒可能引起皮肤癌。甲醇是危害神经及血管的剧毒物质,具有明显的蓄积毒性,如消费者长期使用甲醇超标的化妆品,会导致中毒,损害眼睛等部位。
三、如何避免化妆品的毒害
有业内人士指出,“两款基础化妆品产品国标的出台,必将提高整个行业的门槛,对大量低端化妆品企业将形成冲击。相反,中高端的企业会获益。”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好事。当然也提醒各化妆品企业,要严格按照国标进行研发和生产,尽可能减少有毒重金属的添加,用其他具有同样功效的无害物质代替更好。
消费者自身在选购化妆品时,也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正品,并查看、了解化妆品的成分标签,对于过敏体质的使用者要事先试验是否会有过敏的现象等等。(编辑/乔靖芳)
北京医生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