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遍国中汴菊最为名

来到八朝古都六朝皇宫的龙亭,在这端一杯菊花酒,题一首枫叶愁,思一思家中人,饮一盏寂寞的残秋红。独坐,在这寂寞的秋!
深秋时节,寒气袭人。在万花凋零时,唯有秋菊盈园,傲霜怒放,高洁清雅,给秋天的大地,给开封的龙亭增添了勃勃生机。开封的秋季,天高云淡,气温宜人,满城飘溢着菊花的芳香。在古都开封,在皇宫龙亭,我遇见了一场菊花的盛典。开封民众酷爱菊花,家家有养菊、赏菊的传统。开封人爱菊,不仅爱其绚丽多姿的花朵,更爱其迎寒吐蕊,傲霜怒放的性格,这正是开封人民坚毅顽强,奋发进取精神的最好象征。时为深秋,霜降已过。凉意甚浓,黄叶飘飞,天地之间一片萧索。可是古都开封,却充满了生机。那生机来自千万朵争艳的菊花。独本菊、五头菊、九头菊、十六头菊、案头菊,千姿百态,黄灿金耀,直接将人们迎接到了曾经的大内皇宫——龙亭公园菊花盛会主会场。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她一样静若幽香,用菊花瓷斟一盏菊花茶,在开封十月的秋日里,不用采菊东篱下,在龙亭,尽享满城菊花香。
从宋朝就已经种植的金菊丛里,笑展菊花颜,梦回千年;水中龙亭,被菊花尽簇,犹如敛聚的八朝龙气,再现千年前的盛世。龙亭的水清、花美、天蓝、地净,一条通往龙亭的长廊的两边摆满了各种不同色彩的菊花。开封菊花节的主会场:龙亭,就像北京的故宫已经和城市不可分割,像龙亭这样沉淀了城市千年记忆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至此,菊花已不再是隐士,它已经不再过出世生活,而是以热烈的生活态度,向人们大声宣告对这个世界的怜爱了。不是吗?我相信,任何走在龙亭菊花会场的人,都会听到菊花的这一心声吧?在这段日子里,那大而纯白的美容菊,艳丽的桃花菊,黄灿灿的金丝菊,翡翠般的绿菊,似玉雕般的腊光菊,黄白相间的万寿菊,无不色彩纷呈、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当然,这菊花也不单单是沾了龙亭之内皇家大气的光,还趁着园内的秋水,让自己拥有了另一份灵动的气质。“黄花遍国中,汴菊最为名”,菊花与古都开封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北宋时期,菊花成为权贵追捧的对象,开封古称汴梁,所以,这里的菊花就被称为“汴菊”开封菊花色彩丰富,姹紫嫣红,花型繁多,千姿百态。如果一个有文明历史的文化城市,给后人留下的只是书上的描绘和几座老建筑,确实有些遗憾。但你到开封来感受就不一样,因为她除了文字和建筑外,还有开封鲜活的历史,那就是汴魂仙姿—开封菊花。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都说人淡如菊,应该是一些,远离世俗喧嚣,清高,淡泊名利之类的人吧。唐朝开封诗人杨巨源,留下了最早的开封菊花诗:“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直似穷明雪,全轻向晓霜。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荧光。素萼迎风舞,银房泣露香”。
人们爱菊,是因为菊花除供人观赏之外,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供人观赏的菊花,主要有翠菊、蓝菊、雏菊、万寿菊等,大立菊是其中的"皇后",一个枝干上就有上千朵花,竞放吐艳,清香阵阵,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秋风起,满庭芳,又是一年菊花香;菊花黄,满地霜,独自芳菲别样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