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弥漫的疫霾,到户外去呼吸无疫的空气

穿过弥漫的疫霾,到户外去呼吸无疫的空气
菩萨蛮
杜门避疫愁难了,郊游陌上心情好。梅朵早开无,枝头寻影殊。澄波霞若绮,浮水鸟声细。携手立湖边,多情醺暮天。
最近两三周,天天关在家里。
上网课,躲感染。
学校老师百分之八十都已感染。
庆幸,第一波高峰应该被我们躲过去了。
每天在方寸之间呆着,光吃不动,不仅身材走样,思维也在钝化,长此以往,感觉人都要变傻了。
正忧郁际,读到一篇关于户外走路重要性的英语文章。
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结果,户外行走不仅可以瘦身,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与人的创造性与灵感产生有密切关联。
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户外行走中,外面风景的重要性。
花草树木能够活跃人的思维开启人的智慧。
也许,待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半天仍然没有头绪的问题,在公园漫步时就有了答案。
尼采说,走路的最大价值在于获得创作的灵感。
狄更斯说:如果不能随意户外行走,我觉得我就会活活闷死了(I shoud just explode and die,不知我的翻译到不到位)。
本来就闷得发慌,读了这篇文章,更有了出去的理由。
更何况,疫情躲到何时是了?
这一波刚下峰顶,据说新的毒株已经登陆上岸,据说日本已经经历了七八波疫情的洗劫。
既然是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躲,也很难躲过去。
生活,还是要继续。
豁出去了,不得,我幸。得了,我命。
昨天下午,不管那人的再四反对,两人还是去了附近的湿地公园—月牙岛。
本打算骑车去,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改为开车。
除了一些劳作的护林人员,也有几位胆大如我们的,在方圆几公里的湿地里溜达。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不知梅园里有没有早梅开?心里想着,便往湖畔的梅园走去。
正一株株梅树仔细瞧呢!这时,耳畔传来了低低的喁喁声。
抬头一看!在离我们比较远的湖中央,黑压压的一大片,都是水鸟。在两公里宽的湖面上摆开,十分的稀罕。
这里我们经常来,春夏秋三季,只有三三两两的鸥鹭在湖面划过,绝没有这样壮观的场面。
一定是北方来此越冬的候鸟吧!那么一小黑点儿,也不知飞越了多少山水,才抵达这里。
美中不足的是,可惜距离远了点。只看到它们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何等优游,何等逍遥。却难识庐山正面目。
也罢!就把它们想象成黑天鹅吧!
余霞散成绮,映照在湖面上,半湖瑟瑟半湖红。波平如镜,鸟声喁喁,鸟鸣湖更幽。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值得记录,还为此行填了一首菩萨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