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孩子作文,批得头晕。
这周周练,开始让学生练习写读后续写。
就学生的那点英语水平而言,哪里能写出什么子丑寅卯来。高一应当抓基础,抓基本的词语句型。当然,把词写得端正漂亮也刻不容缓。为了鼓励他们,自己还挖空心思编顺口溜,变换语言来表达。比如,字写得好,大考小考都讨巧。比如,词句记得牢,分数低不了。比如,点点在心,必有回音等等。
虽然学生普遍不具备写作文的能力,但是期末考试却要用高考标准化题型。不会写,也要拼尽浑身解数去写,明明只有武大郎的高度,却要去充武二郎。
周末所考的续写,前半部分给定了内容,小两口(Tom
and Jane)在森林里野营,不知为什么事,吵起来了,Jane负气瞎跑,迷失了方向。直升飞机来搜救,却没有发现她。她不得不一人在森林里过夜。。。下面内容就让孩子们补全。一篇作文,批了两天才批完。一边累得叫苦连天,一边被孩子们的神思维和创作的神句子逗得笑疯了。
既然是续写,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续法。就像续写《红楼梦》,高鹗有高鹗的写法,刘心武有刘心武的道道。只要孩子想象合理,能自圆其说,语句表达基本流畅,应该平均分以上。
岂料,即便看起来是简单的问题,仔细考究,大家的意见很难统一。比如,有孩子说,第二天早上醒来(wake
up,既可以是自然醒的醒,也可以是从昏迷中醒过来),Tom就躺在她身边。然后Tom告诉她夜里是如何找到她的。有老师说,直升机白天没有发现,晚上还能找到吗?这样写,属于想象不合理,要扣好几分。网上搜了一下,直升机夜里也可以进行海上搜救,但不知森林里可不可以?这是一个问题。
按我的理解,既然是读后续写,那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点大家看法也不一致。比如,有学生用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写。在恐惧中望穿森林的人儿终于来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她送给他的鞋子,然后再描摹这个人。森林里高低不平的,他从高处过来,她在低处,不可以这样描述吗?
再来看看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句子。
1.She walked along the
stream,ate some berries and went to bed.
汉语:她沿着小溪走了一会,吃点野草莓,然后上床睡了。(天呐!哪来的床?莫非以天为盖,以地为席?)
2.She came into the
ground。
汉语:她钻进了地底下。(女孩是女土行孙?)
3.She found the rain was
ended。
汉语:她发觉雨被停掉了。(是云神还是雨神叫停的?是丰隆还是望舒呢?)
4.Tom said:I'm
sorry to shoot you.
汉语:Tom对她说,对不起,我不该射杀你。(吓死人了,他想表达,不该吼shout她,一个字母的差别,千差万别。真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5.The man she metdidn't know
what a mobile phone is.
汉译:她在森林里遇见了一个人,向他借手机,这个人根本不知手机为何物。
(这个人知不知道共和guo 民guo大清guo呢,有没有忽逢桃花林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