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致——》赏析 王褚忠
(2013-12-06 15:31:31)
标签:
文化 |
期末作业提纲:
作者生平: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英国著名民主诗人。出身乡村地主家庭,20岁入牛津大学,因写反宗教的哲学论文被学校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而被迫于1818年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仍积极支持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2年渡海遇风暴不幸船沉溺死。
写作背景:在寻
诗歌特色:采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诗人热烈的爱慕与思恋,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
诗歌音韵: 采用三音步和四音步的抑扬格,单行为四音步,双行为三音步。诗行在视觉效果上富于变化,很别致。韵式为隔行同一韵ababcdcdefefghgh,韵脚错落有致,避免了整齐划一的韵式所造成的单调。
修辞:运用大量比喻,如 诗歌开头部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one word,one feeling
, one hope, 逐次向前推进。
几种不同风格的中文翻译的对比。
小结:成就与影响
参考文献:雪莱的一首小诗《致——》:爱情绝唱,超凡脱俗。李茹
雪莱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