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威廉·布莱克的诗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他正是处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期的诗人,他写的诗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对于这种境况下的宗教,人性,道德的思考。也可以提提他同时代创作的其他诗歌,比如《扫烟囱的孩子》《老虎》等,都是对社会黑暗一面的斥责。
二、诗歌主题
《病玫瑰》这首诗运用了寓言式的象征手法,描写了玫瑰与病玫瑰这两个对立面。玫瑰大多是人们所喜爱的,能够表达爱情的象征物,而此时的玫瑰却恰恰得了“病”,不再是往日娇艳欲滴的样子,变得人们都不愿直视。导致玫瑰得病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可以引出“蛀虫”这一意象。将不被世人所认同的床第之欢这一主题烘托出来。往大的方面看,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扭曲和人格沦陷。
三、简析“玫瑰”和“蛀虫”这两个意象,融合入诗
“玫瑰”被众多诗人所提及,多用于象征纯洁、天真、善良,象征爱情、激情及女性的美丽和天性。而布莱克在“玫瑰”前加了一个“病”字,体现了病玫瑰在作者笔下特殊的象征意义,隐含着诗人深邃的思想,无疑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暗示了病的破坏性和永久性。在后面所出现的“看不见的蛀虫”一开始就会给人一种坏坏的感觉,是个十足的破坏分子,它的存在会侵蚀社会,摧残人民。正是有了它的存在,才使得那原本圣洁、浪漫的玫瑰略显病态,甚至是凋零。蛀虫吞噬了不幸的玫瑰,所以蛀虫又象征着死亡、腐朽和神秘的力量。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特色,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
布莱克巧妙运用象征手法, 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文字赋予诗歌深奥的含义和新奇的寓意, 使诗歌具备了超越时空的无限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许颖红 英诗《病玫瑰》赏析. [J] 茂名学院学报 2010年4月15日
[2] 曹敏 布莱克《病玫瑰》赏析. [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2年6月25日
[3] 威廉·布莱克《布莱克选集》
[4]《病玫瑰》:三重意蕴的二元对立 张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