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熠琼 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赏析 

(2013-12-03 23:38:35)
标签:

家居

孤独的割麦女

1、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歌定位(作者简介+诗歌背景+诗歌定位)

   诗的题材应是田园生活,诗的语言应为真挚单纯的语言;诗的目的是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

   工业革命给浪漫主义诗人带来不适,华兹华斯便想从自然中找到创作的灵感与生命的慰藉。本文利用割麦女的歌声为主线,由远及近阐述这首诗歌。其实“割麦女”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形象,由于加入了作者的思考与思想,她的形象使我们的审美承载了厚重的时空与人类命运的一般性。

2、诗歌的主题

   本文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窥探分析了一个孤独的割麦女的内心世界,同时利用割麦的歌声与内心世界发射出作者想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时间与空间永恒的主题。工业化革命以后,人们寻在种种精神疾病,作者倡导人们重塑人格,寻找净胜家园,彰显作者远见卓越的生态哲学和讴歌女性的言说。

  (主题怎样在诗中展开,再从第一节到第四节具体分析)

3、从意象中探索主题

   第一组意向是夜莺与杜鹃;第二组意向是“沙漠”、“绿洲”与“大海”;最主要的是割麦女的形象分析。

4、诗歌的变现手法

   4.1声色交融(听觉与视觉)

   4.2反复的手法(solitary一词首先定下了全诗孤独、忧伤的基调。继而在第一诗节又连续使用了四个同义单词和短语:single, solitary, by herself, alone,以“同义反复”进一步突出了割麦女的“孤独”形象。

 

5、诗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谭敏娜,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他的《孤独的割麦女》[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第1期,2010.3.

[3]刘江,《孤独的割麦女》:生态与女性言说的赞歌[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2(4):465~468

[4]穆丹丹,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赏析[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第4卷第2期,2009.6.

[5]贺家乐,《孤独的割麦女》一种音乐美学的解读[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