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娅.普拉斯《镜子》赏析(第15小组 沈旭虹)
(2013-10-14 20:57:46)
标签:
休闲 |
Mirror
I am silver and exact. I have no preconceptions.
Whatever I see I swallow immediately
Just as it is, unmissed by love or dislike.
I am not cruel, only truthful
The eye of the little god, four cornered.
Most of the time I meditate on the opposite wall.
It is pink, with speckles. I have looked at it so long
I think it is a part of my heart. But it flickers.
Faces and darkness separate us over and over.
Now I am a lake. A woman bends over me,
Searching my reaches for what she really is.
Then she turns to those liars, the candles or the moon.
I see her back, and reflect it faithfully.
She rewards me with tears and an agitation of hands.
I am important to her. She comes and goes.
Each morning it is her face that replaces the darkness.
In me she has drowned a young girl, and in me an old woman
Rises toward her day after day, like a terrible fish.
镜子
我是银制的,并且如实。我不怀偏见。
看到任何东西,我立刻吞下
如其所是,我不为爱或厌恶所迷蒙。
我并非残酷,我忠实于现实——
低微之神的眼睛,限定四角。
粉红色,生着斑点。我注视它那么长时间
我想,那是我心的一部分。但它闪烁不定。
面孔和黑暗轮换着将我们分开。
此刻,我是湖。一个女人屈身向我,
探寻我了解到的,关于她的真相。
然后她转向那些撒谎者,蜡烛或者月亮。
我见到她的背,如实反映。
她回报我,以泪和双手的激越。
我是重要的,对于她。她到来,尔后离开。
每一个早上,是她的脸,取代黑暗。
在我体内,她溺死了一个小女孩,一个老女人
一天天冲着她浮起,如同一条恐怖的鱼。
赏析:西尔维娅.普拉斯是20世纪美国自白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们通过暴露内心深处隐藏的一切来进行诗歌创作,往往将自私肮脏丑恶卑鄙的东西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把内心最不可启齿的那一面拿来与读者交流,他们奏响了个人的、感性的、狂放不羁的诗歌乐章。其主题往往是精神崩溃、绝望焦虑等一些列负面题材。
诗歌中的镜子“如实”、“不怀偏见”,镜子本来就具有如实反映有形形体的功能,作者抓住了镜子的这一特性作为诗歌的开头:“我是银制的,并且如实。我不怀偏见。看到任何东西,我立刻吞下,如其所是,我不为爱或厌恶所迷蒙”。紧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女人”,女人屈身向我,女人每天早上来到“我”身边,而后离开,诗歌并没有点出女人每一个早上来到镜子前面的原因,也许女人只是为了瞧瞧自己的模样,或者是在试图在镜中的影像找到自己的灵魂,但是从镜子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镜子看到了真相,而女人在镜子中除了见到自己的那一张脸,别无其他。
诗歌通过镜子的自白,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人无法探寻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人只是日复一日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而那一切似乎与你生命的本体是脱离的,而你只能在麻木中一天天老去,直到死亡。
西尔维娅。普拉斯作为自白派诗人中的一员,其作品大都带有主观性与个人性。《镜子》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镜子看似在反映一个真实地世界,其实作者通过镜子展现的世界是疯狂、颠倒的,作者利用了主体可感知的镜中之象已及他者的凝视进行形象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让诗中的女人形象逐渐形成直到定性,最后在镜中出现的是一个老女人。作者这首诗歌其实是作者内心潜意识的反映,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作品大多都是这种对着镜子自恋式的体验,她是一个善于描写自己主观感受的作家,是一位用个人经验进行诗歌创作的作者,如同她自己所言:“可以说假如我没有人可写,只能写自己,我将死去”。而她的确是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