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元初中“金太阳”联考成绩分析

分类: 教育日志 |
麦元初中“金太阳”联考成绩分析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于2019年4月11、12日两天进行,应考人数为200人,实考人数为199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按照标准化考场设置,共设7个考场,各班级学生打乱排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阅卷采取的是好分数阅卷系统,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江西金太阳考试研究中心命题,试题难度适中,,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考题与大纲难度系数不一致,但对考试结果影响微弱。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
学科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历史 |
物理 |
化学 |
全校最高 |
126 |
145 |
137.5 |
75 |
61 |
86 |
60 |
全校最低 |
60.5 |
17 |
25.5 |
15 |
8 |
5 |
8 |
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金太阳联考成绩分析表 |
|||||||||
学科 班级 |
项目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历史 |
物理 |
化学 |
总分 |
901 |
全班均分 |
105.85 |
94.26 |
94.14 |
53.62 |
40.97 |
46.18 |
35.21 |
470.22 |
差额 |
-0.73 |
-1.22 |
1.83 |
-2.50 |
-0.50 |
-3.47 |
-0.85 |
-7.43 |
|
902 |
全班均分 |
108.28 |
97.98 |
91.15 |
57.33 |
40.70 |
51.23 |
37.65 |
484.30 |
差额 |
1.70 |
2.50 |
-1.16 |
1.21 |
-0.78 |
1.58 |
1.60 |
6.65 |
|
903 |
全班均分 |
107.73 |
94.88 |
93.57 |
57.73 |
43.22 |
50.56 |
37.44 |
485.13 |
差额 |
1.16 |
-0.59 |
1.26 |
1.62 |
1.74 |
0.91 |
1.39 |
7.49 |
|
904 |
全班均分 |
101.35 |
93.56 |
95.29 |
56.41 |
39.80 |
51.29 |
35.00 |
472.72 |
差额 |
-5.22 |
-1.91 |
2.98 |
0.30 |
-1.67 |
1.64 |
-1.05 |
-4.93 |
|
905 |
全班均分 |
109.91 |
96.79 |
87.08 |
55.34 |
42.74 |
48.79 |
34.87 |
475.51 |
差额 |
3.34 |
1.32 |
-5.23 |
-0.77 |
1.26 |
-0.86 |
-1.18 |
-2.14 |
|
全校均分 |
106.57 |
95.47 |
92.31 |
56.12 |
41.48 |
49.65 |
36.05 |
477.65 |

差距不言而喻,希望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差距,看准方向共同努力。
从全县平均分来看,优势学科有物理和数学,薄弱学科有化学、历史,全校总体平均分列全县第六名;从班级平均分全县排名来看,901班为61名,902班为45名,903班为41名,904班为58名,905班为56名;优秀率来看,仅数学学科高于全县评价,其余学科均低于全县评价水平,;从及格率上看,政治、历史、化学低于全县评价水平,从低分率上看,化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其他学科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整体形势尚可,特别是培优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化学学科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这些都是努力的方向。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常规教学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作业批改没有落到实效上。
学校层面:
班容量过大,很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运行。
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3.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另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另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4.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行政人员分管班级,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组长、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检测制度,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从本次模拟考结束后实行周考和周末考双考结合模式。
2、开展初三教学视导活动,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麦元中学成绩肯定会再创辉煌,麦中这块金字招牌将永不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