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你好!(宗素勤)

小(3)班班级微课程:
蜗牛,你好!
我们的发现:
一次户外种植活动中,姚姚小朋友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蜗牛,悄悄地把它带进了教室。
第二天, 佳成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四只蜗牛,还给它们准备了食物。
我们的问题:
义凡:蜗牛有嘴巴吗?我怎么看不到。
琳琳:它的眼睛在哪,能看见我吗?
琪琪:它喜欢吃什么?绿色的叶子吗?
凯凯:我看到它有四只触角,那是用来干什么的?
奇奇:蜗牛怎么走路,它的脚在哪?
身体结构:
寻找蜗牛大行动:
《指南》指出:对感兴趣的食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并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究,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孩子们对蜗牛充满了好奇心,心中有许多的小问号。于是,在家长的陪伴下,我们进行了一次“寻找蜗牛大行动”,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寻找蜗牛的乐趣,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关于它的信息。



袁亦:我在家门口的花坛里找到了蜗牛。捉它的时候,身体躲在壳里。
伟宸:我在韭菜地里找到了蜗牛,它的壳儿硬硬的,伸着小脑袋真可爱。
毓凡:我在小区草丛里找到了蜗牛,我还摘了一片叶子给它吃。
杺儿:蜗牛喜欢吃生菜,我在菜地里找到了蜗牛,它就趴在菜叶上。
晓薇:我是雨后出门找蜗牛的,湿漉漉的草地上发现了好几只蜗牛。



日常照料:


放大镜下的蜗牛:
宇泽:我看到蜗牛壳上有花纹。
辰辰:蜗牛爬行的时候,脖子也在扭动。
琳琳:蜗牛吃东西的时候真可爱。
义凡:它触角上有小黑点,那是眼睛。
带着蜗牛去散步:
我们的疑问:
双休日没上学的宝贝们都牵挂着班上的蜗牛,周一早上,孩子们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蜗牛怎么样了。突然发现,有一只蜗牛家里有红便便:
幼儿1:蜗牛家里怎么会有红便便的?
幼儿2:我的蜗牛拉的都是绿便便。
幼儿3:我的蜗牛拉的是白便便。
幼儿4:为什么便便的颜色会不一样?
我们的验证:
我扮蜗牛爬爬爬:
小结: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活教材。小班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动植物特别感兴趣。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观察、发现和记录幼儿有趣的探究与发现,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