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第一次涂鸦
观察时间:2019.9.9下午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部分幼儿
观察背景:
有一首古诗是这样描述幼儿的涂鸦:“黄发垂髫儿,握枝想泥沙,似解世人意,顺手乱涂鸦。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口中喃呢语,心尽忘归家。”寥寥数语,一个手握树枝,口中念念有词涂鸦的幼儿形象活生生的出现在纸上。由此看来,喜欢涂鸦从古至今都是学龄前幼儿的天性。
今天,是我们刚入园一周的幼儿第一次涂鸦活动,作为老师,我没有对他们提出任何涂鸦要求,一张白纸、一支笔……
注意:
孩子们兴奋地接过纸和笔,边酝酿边念叨着:
恩恩:我先画个圆形,再画两个正方形。嗯,再画两个圆形。
茗茗:老师,我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形。
姚姚:我先画个很小很小的圆形。(不一会儿,举起来给我看)老师老师,我画的是棒棒糖。
(孩子们听到了“棒棒糖”,目光“刷”地投过来)
浩浩:老师,我也会画棒棒糖。我这边画一个大棒棒糖,翻过来还画一个。哈哈——
暄暄:老师,来看我的棒棒糖,大不大?
煊煊:我画了两个,一个给我一个给妈妈。
恩恩:老师,我画了好多棒棒糖。


识别:
《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有别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活动中看到,我们小班幼儿具备绘画图形、线条的基础,他们敢于想象,敢于表达,敢于挑战不同。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孩子在涂鸦中的快乐和自由。
回应:
幼儿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运动,小班幼儿的年龄正处于有控制的涂鸦与圆形涂鸦的阶段,结合这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应多开展丰富的涂鸦活动,促进幼儿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及情绪、情感的发展。
1.提供充足的材料,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满足幼儿随时画线、画圈的需要。
2.与幼儿一起为作品命名。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所画的杂乱线条、不规则的线圈中所隐藏的形象,使幼儿逐步将所画的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联系。
3.以表扬为主,不要干扰或试图改变幼儿的涂鸦。夸大优点,激发出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涂鸦的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