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挑战“100层房子”(陈祁鎏)

观察时间:2019年4月——6月
观察地点:中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部分幼儿
观察背景:孩子们对阅读区新投放的绘本《100层房子》颇为着迷,时常能够看见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书里的画面以及发现,对这样一栋充满想象力、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房子有着向往与憧憬。由此勾起孩子们的欲——用建构区中的吸管积塑搭建“100层房子”。
注意:
(一)第一次挑战:
游戏开始了,幼儿都在努力搭建。毛毛、小正、萌萌和莉莉分工合作,毛毛、小正负责搭建,莉莉、萌萌负责传递吸管与零件。搭到一定高度后,他们没办法再继续建高。于是小正找来椅子作辅助,相对叠加制成“短梯”。
莉莉和萌萌在一旁又高兴又紧张:“怎么搭得上去啊?这也太高了,会倒的。”
(二)第二次挑战:
(三)第三次挑战:
孩子们用测量的方式得出吸管的长度为20厘米,用笔在10厘米的刻度上给吸管做上记号,用剪刀将吸管一分为二。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大的建构空间,我们将建构去移至教室外的走廊里,方便幼儿拓宽建构维度。
改造后的吸管在孩子们变得更灵活,大家你我合作,很快带有高度的房子就成型了。睿睿说:“变短的吸管搭起来还挺快的。”城城听了以后说:“涵涵你帮我们拿零件,我们等一下就可以组合了。”“那我赶紧来搭个屋顶。”天天说道。他们这次选择的方式是横向组合,而不是纵向组合。馨怡说:“这样组合就不会容易倒。”可这当孩子们齐心协力拖着房子上举的时候,房子仍是由于重心不稳又坍塌了。
识别:
1.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发展是幼儿个体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挑战100层房子”过程中,幼儿运用拼搭、叠高、错位、围合等基本技能不仅发展了幼儿平衡、协调、灵敏等大肌肉运动能力,更发展了幼儿拿、抓、戳等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因此,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实质就是动作技能发展的过程。
2.社会技能
《指南》中指出:“活动中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在挑战100层这个搭建主题中,幼儿之间是需要通过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取得胜利的。这个过程也是幼儿学习如何处理个体和集体关系、学习如何与他人通协作、遇到问题怎样协商解决的过程。
在“挑战100层”活动中,幼儿对大小、形状、数量、顺序、面积、长度、类型以及种类等感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正如《指南》中所说:“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4.语言技能
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因为吸管的使用、摆放以及搭建遇到难题时会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与其交流经验时能积极主动的回应等方面都促进了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5.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培养
在搭建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吸管连接的部分脱节或者有些倾斜,很可能会影响后面的搭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倒掉,所以孩子们会及时进行调整,摆正位置,使楼房更加的牢固。这都体现了幼儿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回应:
1.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下,能够极大程度的刺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记忆。
2.教师回应方式的多元化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从提供游戏资源、观察游戏、支持性和回应性的参与游戏三个方面为幼儿的建构游戏提供支持。首先,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游戏资源,创设游戏环境。其次,教师对建构游戏的指导依赖于其对建构游戏的观察。最后,教师在建构游戏中与幼儿进行互动,其方式应该是支持性和回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