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探讨实践成长——东陈幼儿园读写区研讨小结(陈楠)
(2018-11-19 08:29:19)《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而有重要意义的。跟随共同体的步伐,本学期,我们侧重于研讨“读写区”。
一、好书共读找支撑
开学初,在业务园长的带领下,老师们有针对性的共读《指南》的语言领域、《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的第七章节“创设阅读区”,悟出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区别,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广泛阅读有关读写区的“美文”,摘录适用的关键词、关键句,分享在群里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对照自己班级现有的读写区,查找不足,通过共读,老师们一致认为:以往创设的读写区实际上只能称之为阅读区,完全忽视了听、说、写,所以,在这次环境创设的时候,大家会在读的基础上有层次的增设听、说、写的版块。
二、每周导读解疑惑
在每周一的业务学习时,老师们会提出自己在环境创设、辅助材料投放等方面遇到的“瓶颈”,大家相互交流讨论,相互答疑解惑。老师们知道了在氛围打造上要温馨、有各自的亮点;在空间上要充分利用墙面,创造一个三维立体的读写区;同时还要将该区域向其他区域进行融合,突出具有年龄特点和班级特色的听、说、读、写。
三、且行且思促成长
通过两周的努力,各班全新的读写区“诞生”了!在园长的带领下,大家多次走进各班,开启了系列现场观摩活动......
1.
从初期的观摩环境创设到目前的观摩现场游戏,老师们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相互找出亮点,发现问题,目的只有一个:创设适合孩子的游戏环境,开展适合孩子的阅读活动。
2.沙龙研讨理问题
在观摩的基础上,老师们聚在一起开展“亮点、不足、整改”三方面的沙龙式研讨,各班结合他人给出的建议,制定出整改计划并实施,同时思考读写区既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有效整合,又能凸显本班特色。
3.层层深入探问题
在第一阶段整改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及时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同时深入思考: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引领幼儿的阅读,帮助其提高阅读水平?读写区除了投放图书,还可以提供哪些相关的辅助材料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阅读愿望?
4.回归原点看问题
针对大家在游戏活动中深探出来的问题,我们寻根溯源,把问题进行归类聚焦,大家知道了除了以温馨的环境吸引幼儿阅读之外,我们还要用多样的方式促进幼儿阅读,用适宜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四、前行路上风景好
在前期的观摩研讨中,我们都收获满满!今后,我们依旧会携手同行,共享成长路上的阅读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