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活动反思(陈祁鎏)
(2017-11-04 18:18:18)为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优化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全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半日活动的现场观摩研讨。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所展示的半日活动虽然是短暂的,只是大家看到的一些小小片段;但也是漫长的,因为它深深地融入了班级的工作常态。经过各位园长及老师的集中研讨与指导,我不断地反思调整,力图寻找更为科学、流畅、自然的幼儿一日生活流程。今总结以下几点:
1、部分环节的设计考虑不足,缺乏合理性。如早操活动的视频未提前合并剪辑,播放时浪费时间,造成幼儿的消极等待;教学活动中的“动一动”环节,可以围绕主题“五官”来进行,并不是带领幼儿活动全身。另外,韵律操“我爱洗澡”中的动作可做改善与取舍,可换成针对脸部各部分的清洗。
2、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活动环节繁琐冗长,与活动内容、活动目标脱节,一些无用的环节常常出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结合的不够恰如其分。如本次半日活动中的教学活动《我的身体》主要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五官,结果我用不契合主题的两个韵律操把重点误导为身体的各个部分,扩大了活动主题的范围,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失去中心。
3、未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说完整的一句话“我用小手来画画,我的小手画一画”……出现类似的这六个句子。要求孩子们能够跟读,显然是有些困难的,毕竟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的局限,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所以,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务必注意。
4、多一些正面教育,减少负面教育。在帮助幼儿建立日常生活常规的时候,应该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切忌使用太多的“不”字,在一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巧妙的言语来提醒幼儿。如:美工区捏橡皮泥的小朋友喜欢将各种颜色的混在一起捏,虽然是有创意的想法,但往往混合出来的颜色没有那么亮丽。面对这种现象,老师一定要积极鼓励孩子的这种创作,而不是说“不可以”。可注意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知道哪些颜色鲜艳的,哪些颜色是灰暗的,教教孩子哪几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好看的颜色,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从而改变。
此次的观摩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了交流、反思的空间和平台。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很好地学习、借鉴其他老师宝贵的建议和丰富的经验,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动情境,放开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接受知识,快乐地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