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故事:红黄套筒(陈慧)

(2016-12-23 10:31:23)

                     学习故事:红黄套筒

观察日期:2016.12.22

观察对象:王涵瑞  朱董研

观察者:陈慧

注意:"红黄套筒"游戏的开展需要一块画有3×3空格的底板以及不同粗细的红色和黄色套简各5个。其玩法是:两名幼儿轮流在底板的空格上摆放套筒,谁先将同种颜色的3个套筒连成一线(横线、竖线、斜线均可),即获胜,赢满6局者为最终胜利者。

  在玩第局时,王涵瑞先摆出最粗的套筒,朱董研则摆出最细的套筒。王涵瑞随即将第二粗的套筒套在朱董研最细的套筒上。朱董研见状也试图将最粗的套筒套在王涵瑞最粗的套筒上,但他想了想又取回并尝试用另一个,然后自言自语道:"看看这个能套上吗?""哦,是一样的。只能用大的。"王涵瑞在空格处又摆上一个套筒时,朱董研迅速将自己的套筒放在一角落的格子上,说:"堵住。"这时,朱董研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王涵瑞并未发现,没有及时围堵,结果朱董研获胜。两人各自整理好材料。

  在玩第局时,王涵瑞将最粗的套筒摆在中间的格子上,朱董研则将最细的套筒摆在一角落的格子上。接着,他们各自在空格处摆放了一个套筒,王涵瑞先把第二粗的套筒摆在空格上,很快又提起来想把它套在对方最细的套筒上,但犹豫了很久还是将它放回了原处。这时,王涵瑞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朱董研并未发现,没有及时围堵,结果王涵瑞获胜。就在王涵瑞做记录时,朱董研突然说道:"怎么每次都是你先摆呀?刚才那次是我赢了,谁赢了谁先摆。给我补上刚才那次赢的。"王涵瑞一边整理材料一边回应:"现在补不上了,补不上怎么办,只能下次了。"说完进入下一局。

  在玩第局时,王涵瑞先摆出最粗的套筒,朱董研将第二粗的套筒摆在中间的格子上,并且不服气地说:"看你怎么来!"接着,两入又各自在空格处摆放了一个套筒,朱董研在斜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王涵瑞并未发现,仍按原计划摆放。朱董研将最粗的套筒放在一角落并连成一线,但立刻取回并换上最细的,说:"可以放最细的。"此时,王涵瑞也将套筒套在了朱董研最细的套筒上,以为完成了自己的计划。朱董研着急地拿走对方的套筒道:"嘿,我赢了。"看着朱董研的手势,王涵瑞恍然大晤,说:"你怎么又赢了?你太帅了!"朱董研做记录时,王涵瑞还帮助朱董研整理材料。

  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第六局。在玩第局时,王涵瑞将最粗的套简摆在中间的格子上,朱董研先将最粗的套筒摆在一角落的格子上,后来又收回换成最细的。王涵瑞将第二粗的套简套在朱董研最细的套筒上,朱董研也想套住对方的,先用右手提了一下最粗的套筒,再用左手尝试了另两个套筒后,才用了最粗的套筒。接着,他们又各自摆了一个套筒。朱董研在直线上取得了获胜的机会。王涵瑞没有发现,仍按原计划摆放。朱董研成功后立刻转身去记录。这时,王涵瑞还在摆放着套简并高兴地说:"我赢了。"他说完才发现朱董研已经赢了,他遗憾地敲着桌子。

识别:在数学经验方面,幼儿感知了空间方位,比较了粗细。首先,这种"三连通"的游戏要求幼儿在平面空间中利用不同方位的组合,完成在横线、竖线、斜线放置套筒的任务。因此在游戏中,幼儿每放一个套筒就是在确定一个方位,通过多次尝试,他们会逐渐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空间,从而提高空间感知能力。比如,在游戏中,两名幼儿都多次先占据中间的格子,再向四周展开,这就是幼儿对于空间的理解和运用。其次,九宫格的底板蕴含着多个方位,除了上中下、左中右,还含有四个不同方位的角。不仅如此,游戏时,由于幼儿站位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会不同,尤其是对斜线的观察。比如,朱董研时常能在斜线上获胜,却容易忽略对方在斜线上对自己形成的威胁。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朱董研只善于发现某一个方向的斜线,而王涵瑞能逐渐关注到两个方向的斜线。因此,这个游戏能帮助幼儿积累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也能提高他们对空间方位的敏感性。再次,由于套筒的特殊性,幼儿逐渐学会了用"粗套细"的方法来改变游戏结果。从幼儿的表现可见,他们会利用目测、重叠、排序的方式比较五种粗细不同的物体。

 回应:1.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将内化的经验转化为数学语言,尝试将思维过程外显,如说说粗细不同的套筒在使用的先后顺序上有什么技巧。

  2.教师可以针对两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给予后续的指导。王涵瑞比较活泼,较容易兴奋,教师可以引导他更仔细、安静地参与游戏。朱董研比较仔细,但不够大胆,教师可以鼓励他果断地放上套筒,增强自信心。

  3.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可让幼儿有机会与更多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同伴互动,在争论和交流中不断积累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逐渐学习从多个维度考虑问题,提高游戏的目的性。同时,教师要继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做好阶段分析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