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故事:吹泡泡(二)(陈红)

(2016-12-21 22:32:44)
学习故事:吹泡泡(二)
观察时间:2016.12.21上午10:10-10:20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孙杨宇、许唐、秦隋楠、杨欣雨、冒禹萱
观察者:   陈 红
观察背景:今天下雨了,我们在室内玩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都有过吹泡泡的经验,我准备了两瓶泡泡水,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去寻找可以吹泡泡的材料,并尝试吹泡泡,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呢?
注意:小宇听了老师的话,立刻去寻找材料,他带回来的是一支铅笔,他将材料放进泡泡水中,拿出来,吹一下,没有泡泡。又尝试了一次,还是没有泡泡,只得失望的走了。
        小唐找来了一支棉签,她将棉签放在泡泡水中沾了又沾,拿出来后就立即放在嘴边吹,可是吹了半天也没吹出个泡泡,我鼓励她继续去寻找别的材料。
      这时楠楠找来了一个有洞洞的玩具,轻轻地一吹,吹出来一个大泡泡,他高兴地叫起来:“我找的这个玩具可以吹出泡泡了”,欣雨一看,连忙也去找了个和他一样的玩具吹起来,两个人开心地吹出来好多泡泡。
    我问孩子们:“为什么楠楠找的这个玩具可以吹出泡泡,而小宇和小唐找的东西不能吹出泡泡”这时站在旁边一直观看的萱萱说:“老师我知道了,因为这个玩具上面有洞洞”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请他再去找别的有洞的东西来试一下,很快他找来了一根吸管,一尝试果真也能吹出泡泡。
识别:《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今天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材料,亲自试验探究,让他们在不断的试验和探究中发现了只有有洞洞的材料才能吹出泡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这几位小朋友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也证明他们喜欢探究,而萱萱小朋友不仅喜欢探究而且还能对感兴趣的事物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证明他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回应今天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我以提问的方式适时地介入,引导他们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在观察与试验中找出了答案。今后我会继续为他们提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他们,并和他们一起发现和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