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她山之玉,化己桶之源 ——绘本《冲锋枪》活动反思 (陈楠)
(2016-03-31 18:40:26)在最近以绘本为载体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给大家展示的是音乐活动《冲锋枪》。这个活动是借鉴的应彩云老师的,活动的亮点就是抓住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选取打枪这样一个孩子们都喜欢的游戏情景,将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的运用到活动中来,自然引出“打枪”的音乐游戏,巧妙地将简单的故事内容和高深的世界名曲《嘉禾舞曲》相联接,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使绘本起到了“移花接木”的作用。活动前,我数次观看了她的活动视频,发现这个活动前期需要准备的不是太多,就是以绘本为引子,创设了一个游戏环境,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体验感知音乐作品中的休止,用动作表现来感知音乐的乐句,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视频倒是看了,但那毕竟是大师,活动中适时的引导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可不是我这个小苗苗也能做到的,所以在活动前我很忐忑,担心我因看了她的视频而被她的模式圈住;担心孩子们一旦开始玩了能不能及时的被我收心,担心……
具体的活动开展是这样的:第一环节导入部分,先展开讨论,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再猜一猜玩具,以此来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在欣赏故事环节时,让幼儿体验明明为了冲锋枪从羡慕到恐慌再到和天天开心游戏的情感。这一环节孩子基本都能体验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充分达到了《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的要求。接着就进入了游戏环节,这段名曲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感受旋律、理解乐句是比较深奥的,但在活动中巧借一个充满乐趣的“打枪”游戏将所有的一切融合在一起了,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模仿的满足、快乐的体验,也潜移默化地自我“感悟”到了乐句的特点,提高了对旋律的敏感性。
在活动过程中游戏形式多样化,虽然只是个“打枪”、“躲子弹”两个游戏动作,但为了能够让幼儿处于积极主动活动状态,我有分角色玩、个别示范的玩、幼儿两两的玩等多种游戏形式,使游戏变得丰富多彩,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在孩子们轻松的游戏中结束了,同时也证明了我的有些担心是多余的,但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许园长所说的“有一种累是老师觉得累”,就是在孩子随音乐“躲子弹”的环节中,我让孩子用一个动作来表示,当时有孩子提出可以蹲下,我说蹲八次很累,这点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还有集体玩的时候,有老师提出可以改为视情况连续“打枪”,被打中的就不能再动了,这样等音乐结束的时候,正好所有的孩子都躲过了子弹,我觉得可以试试,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观摩大师的活动是一种享受,同时我们要做很多的思考,去认真的学习;借鉴别人的活动不是一种无能,同样是一种成长,因为在这过程中,我也在斟酌,不能完全照搬,她的理念固然可借,但我要有我自己的想法,有所添加和删除,选择适合自己的和本班孩子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