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指南》精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融入之过渡环节研讨小结
(2014-03-28 14:31:06)
标签:
教育 |
我们组织教师对两份活动安排表进行了研讨,大家和文章作者有相同的看法,觉得调整后的活动安排呈现“块状”,减少了一些环节,比较好。
过渡环节 |
幼儿活动 |
教师的观察和组织 |
促进幼儿发展价值 |
7:55-8:10 |
晨间劳动或玩桌面玩具 (二次晨检、晨舞、记录天气等) |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劳动内容,如放小椅子、擦桌子、整理玩具柜、照顾自然角等。教师擦阳台,窗台等。 2.陆续来园的幼儿到玩具橱里自由取桌面玩具。看图书等。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互助的品质。 玩桌面玩具开发智力。 |
8:50-9:10 |
喝牛奶后自由活动 (绷大河、折纸及走廊小游戏) |
幼儿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游戏如绷大河、折纸等,或到走廊上玩一些运动量小的活动,如跳格子、走迷宫、纸板、保龄球等。 |
自由自在,放松身心。既不大声喧哗,也不拘谨无措。 |
9:40-10:10 |
户外自由活动 (可以是三五成群的闲聊、可以是尽情地玩各种玩具、可以在生态区玩耍、可以在周边闲逛。) |
老师既要放手让幼儿自主玩耍,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第一,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二,关注幼儿闲聊的话题,幼儿在活动场地周围探索的内容以及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
幼儿户外自由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等。 |
10:45-11:00 |
餐前准备(这一段可不视为过渡环节,而作为一日活动中的其中一个环节) (看动画片、讲故事、音乐游戏、诗文欣赏、走廊小游戏、手指游戏,介绍当日菜肴等。) |
从周一到周五活动形式基本固定,活动内容不断更新,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而定。 |
作为餐前准备的调节活动,这样的安排让幼儿放松身心,愉快进餐。 |
11:30-11:50 |
午饭过程中至午睡。(区域游戏、散步) |
有的幼儿吃得快,20分钟就吃完了,有的幼儿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可对幼儿开放一至两个区域游戏,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出来散步。 |
吃得快的幼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吃得慢的不催促。 |
2:15-2:30 |
起床过程中 (看动画片、小朋友讲个小故事、说个小谜语等) |
有的幼儿穿得快,有的幼儿穿得慢。穿得快的幼儿先进教室喝水、入厕,两位教师都进教室后为女孩子梳头时可放动画片给幼儿看,幼儿自由入厕。 |
看动画片让没有完全清醒的幼儿进入课前状态,为下一节活动做准备。 |
3:10-3:25 |
餐点至户外活动之间 (绷大河、折纸、看图书等安静活动) |
吃得快的幼儿可以在室内两两结对玩耍,也可以一个人看看图书,或者老师组织玩一个安静的游戏,如顶锅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