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任诞(节选)》——周沛颖——2012070444
(2013-12-09 16:20:47)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课程同步 |
《世说新语·任诞(节选)》
一、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
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著作丰富,所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
刘义庆著作中,最著名的就是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志人小说集。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的教科书”
二、创作背景
自汉朝末年,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统一,中国社会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动荡时期。
魏晋南北朝,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这个时期的特点,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二是政权更迭频繁,三是社会动乱。
“汉末魏晋六朝时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
“从汉末到六朝为篡夺时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脱现世,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饮酒。”(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三、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
记述魏晋时期的士族阶层人物的轶事,展示出当时士族名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志人小说的先驱和典范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鲁迅先生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筒瑰奇”。
(一)《世说新语》的艺术特征
u
u
u
u
(二)焦点问题:
此文何以在简短的篇幅中塑造出传神的人物?
“魏晋风度”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气质?
答:《任诞》篇共收录54则。 “ 任诞”为任性放纵之意。魏晋名士“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晋书·儒林传》),始于竹林七贤。
四、 文本内涵解析
好竹:欣赏竹子、痴迷竹子,呼其为“君”
雪夜访戴:雪夜之美,触发访友之兴——兴之所至——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刻意造作
赏笛:对音乐之美的欣赏,无关地位,无关名利——与桓伊之交,未交一言,心意相通——有情调之美
风华绝代而炫世
六、思考与讨论
1、仔细品味这三个短故事,揣摩一下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参考答案:
2、《何氏语林》是明人何良俊仿《世说》所作之书,对比两书所选段落,看在情趣与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七、总结:
《世说新语》虽是古代的一部小说,但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途,都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这确实士很好的历史资料。”——周祖谟
“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