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06-06 21:32:45)
标签:
原创:洪志坚 |
分类: 教学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安康市第一小学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了解漓江水的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
教学时间:第一学时
教学流程:
谈读书、谈旅游、谈桂林,导入学习课文《桂林山水》。
二、板书课题,质疑解题。
3.解题,读了课题,结合预习,你知道什么?
预设:桂林,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会城市。桂树很多,所以叫桂林,山美水美,所以桂林的美天下第一,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陈淼
4. 预设质疑:桂林山水到底美到什么程度?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小结:读(学)课文要善于抓住课题,从课题入手,就能很快的读懂课题。
三、学习生字词语,读通课文,理解词语,把握课文结构。
1.初读课文,读通顺。
打开课本第 6页,自由出声朗读课文。
读书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记住阅读要求:(课件出示要求)1.自由出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读完后给自然段表上序号。(教师巡视,)2.读完了,标课文序号。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查看阅读情况。
3.阅读结束,检查同学们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1)课文共8个会认的生字,11个会写的生字,请看课件,请自由小声读一遍生字词语,读好了,请举手展示朗读。
•
•
•
•
•
(2)预设:读得好鼓励,齐读。有错误,纠正读。
4.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词语,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你觉得那个字难写。预设:澜
教师示范书写:澜(左窄右宽,写门的时候,心中要有柬字,学会避让安排)
(2)翻到课本第8页,取出钢笔,在生字表旁边空白处把这两个字写两遍。
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脚安静。写好后同座位交流指正。
(3)教师巡视随机评价书写。
(1)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词语方法。
(2)交给理解词语新方法:联想画面理解词语法,检查指导“波澜壮阔
6.小默读课文,读熟课文,把握课文结构。
(1)同学们,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在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小结。这种结构就是:总——分——总
四、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同学们,能熟练把握课文内容吧,平时你用什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预设:段落归并法等
今天老师教给你写景文章的一种新方法。
预设:
方法:(1)抓住题目扩展法——从题目看,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方法(2)抓中心句法——课文以一句话高度赞扬了桂林山水,只要把这一句抓住了,课文主要类容我们就把握住了
五、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朗读体悟,欣赏美景。
过渡:初读课文,我们学会了生字、理解了词语,熟读课文,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发现了文章描写结构,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一)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次用心去体验,你能读明白什么,有什么发现?
1.知识点:桂林山水甲天下,什么意思,甲(写下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会做笔记)人们都说,那些人说?)
观赏,看的意思。荡漾
2.预设:明白知识点: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们(会有哪些人说)——古人、外国人、旅游的人,这些都是书上没有的,要开动脑子想。荡漾——水一起一伏。观赏——看的意思。
3.赶紧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心去体验,你又能读明白什么:又有什么发现?
(二)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和我们想的一样吗?(一样)
1.你读明白了什么:
2.知识点,第一句对比写法,烘托了漓江的水美得不同一般。第二句排比、比喻,准确鲜明的写出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三句突出静。读写结合拓展训练,有感情朗读,背诵。
3.预设
预设一:出示第一句。学习第一句。
预设二:课件出示第二句,学习感悟。
拓展想象,如果让你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玻璃板、镜子面等)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鱼、水草、倒影等)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春天的绿叶、绿绿的卡纸等)
感悟排比句式。
句式一样,结构相同。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排比。这些句子写得非常细致、真实、鲜明。
读写结合拓展:
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和往常的一样吗?有什么特点?今天的课堂真奇怪呀,——————;今天的课堂老师可真多呀,——————————————:今天的课堂真热闹啊———————
有感情朗读:(静的让人平静,温柔,平静的读)清的句子怎么读?(清的让人惊奇,惊奇,语速快地读),绿的让人赞叹(赞美地读)。
小结:漓江的水美得天下第一,桂林的山是怎样的一个美,课后同学们去细细的朗读欣赏。还可以在网上去搜一搜图片,去观赏。
六、总结本节课所学,布置作业。
附板书
2
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