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先进(节选)——陈玲玲、陈久希

(2013-12-19 14:04:15)
分类: 课程同步

 《论语·先进(节选)》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先秦语录体散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和艺术特征; 

2.了解先秦儒家学派在人生理想方面的复杂倾向。   

二、要点聚焦 

1. 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

 2. 孔子人生感叹中所包含的复杂意味。  

 三、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四、文本详析 

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关于人生志向的一次谈话,文章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特点也很值得注意。 

《论语》开创了先秦语录体说理文的先河。它以记录孔子的言语、孔子与弟子及时贤的问对为主,也附带记载了孔门著名弟子的一些言论。就文体的特点而言,它们大多篇幅简短,平朴自然,所记多为只言片语,极少神态、动作、场景及性格的描写,片断性较强而整体感较弱。由此来看,本文在《论语》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它不仅记录了人物的语言,也出现了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而且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谈话的过程首尾完具,内在的节奏跌宕有致。颇富文学色彩,全文像是一出不话剧:人物,背景(课间?)、事件。至于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况味,更是十分的丰富。 

五、艺术特色 

文章以自然而完整的结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如子路之急躁、直率、自负),简练而传神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几千年前孔门师弟问对切磋的动人情景,表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它所涉及的人生志向的话题,也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情境的永恒性,因此激起了后人无穷的共鸣与遐想。

六、思考题思路提示 

1. 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提示: 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2. 将本文与《韩诗外传》“各赋所愿”相比较,谈谈它们在写作的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 《韩诗外传》在构思上受到“侍坐”章的影响,但没有本章的自然、平实和蕴藉;其句式更为整齐,语言更为华丽,感情更加张扬、外露,并带有战国文章的雄辩色彩。  

3. 假如你想在社会事务或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这一理想又屡遭挫折,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思考题思路提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