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珠

(2013-09-03 13:47:31)
标签:

圣物

藏传佛教

共同点

全世界

文化

                                          天珠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国。当时的人们为求神佛庇佑,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以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的咒术、图腾等符号图案造型(也就是现在天珠上的各种图案),画于石材上,进于达到提升精神(灵魂)意识的效益。依《吠陀经》记载:远古时因受地理环境及天然灾害的影响,求神助佑之心自然产生,“天珠”因而被创造出来。同时,渗进了各种药物治病,并用巫术咒语的图腾意念,符画于石材上,借以获得诸佛众神的加持与护佑。天珠用于敬奉佛菩萨之事迹具代表性的记载为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带了一尊从印度请来的佛像作为陪嫁,最后这尊佛像坐落西藏拉萨大昭寺的释迦殿内,而这尊佛像即被西藏人民镶上了百余颗各式各样的天珠,包括三颗九眼天珠,及三眼天珠、二眼天珠、宝瓶天珠(或称永生瓶天珠)、虎纹天珠和其它带眼天珠。目前这尊佛像安奉于拉萨(Lhasa) 大昭寺的释迦殿内。据史料记载,于圆和吐蕃之间的草原信道,是西藏与北方草原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这条古道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便已开通。悠久的历史,美丽神秘的传说,加之西藏人虔诚地收藏供养,世代相传,天珠便成为人们心中中珍贵的宝物了. 西藏天珠研究 揭开“天珠”的神秘面纱。

  

 天珠”藏文是dZi(zee)其意为庄严、富足、具得、高贵、优雅,《新唐书》记载:“吐蕃妇人辫发,戴不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台湾商人称其为“天珠”;西藏学者通常称其为“白玛瑙勒子”;国外称其为瑟珠,也有称其为“猫眼石”,与英系钻石、阿拉伯系的猫眼称为世界3大宝石体系;在西藏关于“天珠”有许多种传说,所有的传说有一个共同点,即皆认为天珠非人间凡品,应为上天赏赐,故称“天珠”。目前关于西藏天珠尚无权威鉴定机构,主要原因是缺少实物及史料记载。目前可以确定的、公认的有3点: 1、“天珠”材质与火星陨石有关-----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的宝石,只有带有陨石成分的玉髓玛瑙才能称为“天珠”。 2、天珠是一種珍貴的吉祥物,尤其是藏传佛教。 3、“天珠'不是人造的-----在西藏关于天珠的种种传说没有一个传说天珠是人为加工的,也没有在西藏的某地考古发现古人的天珠加工遗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给天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天珠到底是什么?

 

   现代科学已证明“天珠”的材质是火星陨石与玛瑙混合物,并有各种黑白相间的天然图形,这些图形与宗教图腾“圆、方、三角、莲花”有许多相似之处,是无矿无脉的独立体,是极其稀少珍贵的宝石。早在1980年,美国太空总署就研究过千年老天珠的结构,发现它是矽结晶,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其中镱元素的磁场相当的强烈,是水晶的三倍,其硬度仅次南非的钻石,全世界目前仅有西藏天珠有此特殊元素磁场,因此配戴天珠而产生的种种神秘力量。而天珠在实验室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分析下得到的结论是:约四千年前,一颗巨大的火星陨石撞击在喜马拉雅山域,撞击力加上高温混合在玛瑙矿内崩炸散落,在飞奔的过程中受到大气气流的影响,形成独立体碎石。这些独立体碎石内含有十四种火星元素,特别是“镱”元素的磁场特别强烈,以13伏特的磁波成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力量体,使天珠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感应,因此配用天珠可产生的避邪、血症、防止中风、增强内气等之功效。悠久的历史,美丽神秘的传说,加之西藏人虔诚地收藏供养,世代相传,天珠便成为人们心中珍贵的宝物。

  

   天珠并非单纯是佛教信物,但天珠經過藏傳佛教的影響後會具有更高的價值。這樣的價值實際是建立在藏文化基礎上的”。在藏傳佛教流傳的區域,確實有很多高僧擁有天珠,他們是將天珠作為一種吉祥物佩戴,同時也將天珠作為珍貴的物事供奉給自己信仰的菩薩。藏族普通老百姓,則是喜歡把天珠作為一種美麗的寶石來做裝飾之用,也供奉給天神、菩薩等。天珠是一種珍貴的吉祥物、殊胜的圣物。

 http://s8/mw690/e02904e7gx6CmpIBRWfe7&690

http://s7/mw690/e02904e7gx6CmpJbjKK7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