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历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总结和感悟

(2015-05-08 16:07:07)
标签:

教育

历史

分类: 实习比赛考编考研

全国历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总结和感悟

1211 姚雪霏

 很荣幸能够参加全国历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还是很激动。从寒假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和论文,进行摸索,再到开学后每周两到三次的集中训练,最后走到比赛的讲台上,这两个月的时间毫不夸张地说每天都在分析教材、制作课件、修改说课稿中度过,开学以来这一个半月就是一个模仿——设计——修改——重新设计的过程,说课稿都有了初稿、修改稿123、完成稿等等的文件名。这其中的辛苦可以从体重计上的数字明显地感受出来,但是不得不说通过训练让我从连说课都不甚清楚到能够比较熟练地分析教材,设计一节课教学流程,收获颇多。这一个半月我们的指导老师刘玲老师每周坚持对我们进行2-3次的针对性训练,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刘老师的指导和关怀密不可分。

我进行的是说课的训练,相比45分钟的讲课,有人可能会觉得10分钟的说课要简单轻松的多,但实际不然。说课不仅仅包含教学流程的设计,还要更加深刻地来分析教材,只有读透了教材才能挖掘更多的东西。刘老师带着我们仔细地分析每一节课的内容。而且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说课的流程、讲课的状态,老师安排我们听了徐州一中老师的课,感受一名一线老师在课堂中的状态,如何做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还特意邀请了我们院的陈美兰老师和沛县中学刘小兵老师为我们做点评,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带来了很多帮助。

 我们这次比赛准备的是人教版必修三文化史的513课,这3个单元讲了西方人文主义还有文学艺术、世界物理生物学等等的内容,在高中历史课上关于文学艺术科学的知识接触也不多,这在进行设计和处理教材是比较棘手的。在训练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常犯的问题以及得到的经验。其实说课简单来说重点就是要把握三个点:1、怎么上;2、怎样有突破;3、怎样讲明白重难点。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就是要体现出这节课的教学理念,设计构想,而从突破重难点中就要蕴含教法学法。

我最常犯的问题就是就是如何抓住一节课的魂。这个“魂”字真的太抽象,感觉到很难把握。而这个“魂”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理念,是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地位,并且在一节课中一定要有主线,还可以辅之以暗线,可以以时间时间为线索,也可以以逻辑顺序为线索,读透教材重新整合和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上的是历史课,文化史中介绍文学艺术科技,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上成欣赏课,打破教材体系,设计主线,从中就可以很好地体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以时间为顺序是比较普遍的线索,就以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文学体裁按时间为顺序发展,线索很清晰,学生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已经这种文学体裁兴盛的原因,就设计了一条时间轴和一个表格,并且将原因提出集中探讨解决重难点问题。以逻辑顺序为主线呢就主要体现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另外最好还要能进行重新整合教材,比如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前15分钟就解决重难点: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其影响这个问题,之后再回到人们对于人类起源的探索是从无知到科学的认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科学的认知呢?就引出神创论和进化论产生的背景,打破教材的体系,集中解决重难点。

另外在说课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没有实习过,没有真正的上过课,对于学生的地位和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比较难掌握,在说课过程中很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总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思考,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待,经常会出现一些使学生、让学生的字眼,以及很多过于书面化的词语

虽然我们都在高中学习过教材,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处理教材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最先开始的一步就是破题。比如《辉煌灿烂的文学》这一课,就针对“辉煌”和“灿烂”这两个词下功夫,从体裁、作品、人物、派别众多以及成就高等来体现,就设计了时间轴和表格的板书便于在小结中归纳和突出题目。以及《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课,是一个“从……到……”的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要从中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题目是一节课的精华,从中就可以挖掘出重要的信息,因此在分析教材中破题很重要。

到重庆参加比赛时,前一天晚上老师陪我们抽完签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我是最先比赛的,小伙伴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尤其是颜晶晶帮我一起找材料、修改课件、说课稿,直到凌晨2点才休息。我抽到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就从标题入手,首先分析“文艺”的含义来引出文艺复兴运动在表现领域上的成就,之后设计了一个讨论问题: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兴运动吗?学生通过这个问题来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就直观一些了。对于一些识记性的知识就用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时间自主地归纳总结。而对于重难点的知识就设计了探究问题,引用了图片和材料来进行突破。当站上比赛的讲台时,说不紧张是骗人的,并且适当的紧张更有利于发挥,但是最开始时过于紧张了平时顺溜的开场一直在磕巴,生了一种最差也不过如此的心理反而放松了许多,可以看出来心理素质还需要提高。

之后两天观摩了许多参赛选手的表现,有以下几点感悟:1、在讲课说课过程中都要与学生、评委进行交流,不论是眼神还是肢体语言,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此的看法,有必要时可以进行一点随机应变。2、既然说同一节课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材料重复的情况,那么如何选取令人眼前一亮的材料,并且上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3、这一次比赛姬老师着重强调了板书的重要性,强制要求了不论讲课还是说课都必须要板书,这是历史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更是一个加分项。4、有许多选手的设计十分巧妙,更加有效而且学生的反应良好,而且这不仅是一个比赛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的场所,将大家的设计、思想汇集在一起碰撞出火花。

在这次比赛中我收获了很多,了解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好好地思考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长期训练的成果也许一时体现不出,但是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给我们带来极大地帮助。最后真的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小伙伴的陪伴、支持和鼓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