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枝检测、有待优化
(2022-12-02 18:03:19)
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事杂谈 |
最近广州的新冠疫情真的是触目惊心,只海珠区每天新增阳性就有数千之多,光从数据看就怪吓人的。回顾新冠疫情、人们在煎熬中艰难地度过了三年,其中的各种封控管控、交通阻断给人们带来的艰辛就不必多说了。但为了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这些防控措施也很有必要的。
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健康,这三年以来老百姓对于政府制定的不聚集、非必要不离住地、出门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扫场所码,按要求验核酸等各项防控措都能自觉地遵守。但令人愀心的是;近段时间广州的新冠疫情似乎总扼制不下来,特别是社区传播的势头更为严重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疫情暴发以来的这三年,政府根据抗疫需要,对防控措施进行了多次的精准优化,但就核酸采样这个环节一直都没有优化。各个地方也为了做到早发现早防控做了很多的工作,最突出是;一旦发现有阳性个案出现就迅速地将该区域整个封闭起来。不单止如此、连就近区域都立马行动起来进行临时管控,并天天做核酸,有些地方还别出心裁地一天做两次。勿论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必要,我不是专家、我不敢妄言,也许为了不让疫情扩散,将出现阳性个案的区域及时封控起来是有必要的。但周边区域也要求天天检核酸、特别是在小区里天天做核酸就有待榷了。一个小区通常都有数千人之多,这数千人里有老人有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将这么多人集中在一处做核酸采样是很难做到不扎堆聚集的。要知道、新冠病毒是没有思维的,它并不会因为是核酸采样点就乖乖地躲在缩主体内不跑出来“作妖”了。只要是扎堆聚集的地方,不管是车箱、剧院、商场、酒店堂食间还是医院或核酸采样点等,它的传播扩散都是那么惊人的。
我在多个地方都检过核酸,发现设在小区里的核酸采样场所都基本上存在着不同情度的扎堆聚集现象。特别是还设有长者通道的采样场所,三五成群的长者们一来就挤到核酸检测码录入桌前,使到该处立马形成了个相互拥挤的“大疙瘩”。因为他们是长者,因此、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也没加以纠正。其实、敬老不是这样敬的,应该在采样棚里设几把相隔一米的椅子,让一些身子骨不那么利索、不方便排队久候的长者来到后,先安排他们安坐在椅子上,然后有序地遂个领他们到核酸检测码录入桌前录入核酸检测码资料。
设在社会上的常设核酸采样点就稍好一点,也许是由于在社会上常设的核酸采样点等候核酸采样的市民,大多都是有必要才去检测核酸的青壮年,又或者这些地方没有那个啥“通道”的原因吧,在做核酸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保持约一米的安全距离。
今年广州暴发的新冠疫情,政府所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不可为不到位,但为什么一旦某地方出现新冠疫情就会在该区域漫延?并且还似乎不受控制地一个劲刷新感染人数,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地方——核酸采样场所、被忽视了。大家看看这两张照片就知道采样现场的拥挤程度了,这还不是最拥挤的,只是随机拍了两张而已。如果这样的核酸采样工作再不进行改进的话,只要有一位新冠感染者参与到待采样的人群里,很快就会在小区里传播开来。哪怕是把检出的“感染者”及时地隔离了也不一定能阻断病毒传播开来的。因为当时被病毒感染的人是不能即时检测得出来的,而这些被“感染”了还不自知的人次日再做核酸的时候又以类似方式传播给了其他人,病毒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一传十、十传百地在社区传播江漫延开来。说到这里有人就会说:那我知道了!这不是维持秩序的人手不够吗?再组织多一些人手或多招募一些志愿者去维持秩序,人员扎堆聚集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不好意思!现实告诉你:不行!你想啊、一个小区连同小孩、老人加起来好几千人呢,小孩子天性好动,不是你想维持好秩序就能维持好秩序的。如果核酸采样不进行改进,哪怕组织再多的人去维持秩序都无济于事。
现在的核酸采样场地无非就是;扫场所码入口至录入核酸检测码的这段距离摆上水码形成一条通道,然后再在核酸码录入点与核酸采样点摆放一条水码通道。这两条通道如果维持秩序的人手足够,是可以将秩序维持好的。但是、扫场所码入口的地方呢?涌来做核酸的人一多、怎么维持?有人又会说:那我知道了!再派多一些人在扫场所码入口的地方维持秩序不就得了吗?不好意思、现实再次告诉你:也不行!因为、人从四面八方拥来,就算你限制了人员无序进入扫场所码的入口处,那么、请问:在哪设置限制从小区的四面八方涌来做核酸的人流?况且、不管你在什么地方设限,该处必然成为聚集点。那么、小区核酸采样场所群众扎堆聚集的现象就无法避免了吗?是的!但最大情度地减少人群扎堆聚集的办法还是有的。办法就是:把小区里的住户分批分时段进行有序地前往做核酸采样,具体办法如下。
除了高风险区域按需要检测核酸外,低风险区域分为;一个小时分为一个时段,根据一个时段一位采样医生所能采样的人数为一批,并且将同一前后左右楼栋的相应人数分为一批、分批分别前往核酸采样场所进行核酸采样。位于常态化区域的小区分为四个时段,以小区的东南西北分为四个批次分别前往核酸采样场所进行采样。
我对核酸采样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总结出小区里的一位采样医生采样一人约只须十秒钟。以这样的时间计算,一位采样医生一小时即可采样三百六十份样本。当然、我们不能要求采样医生一直不停地以这样的速度进行采样。那么、我们就以一位置采样医生一个小时采集三百个样本计算吧,一个位置的采样医生(两人在一个采样位置上轮换)一天八个小时即可采集到两千四百个样本。
综上所述、小于三千人的小区设一个位置的采样医生就好,五千人以下的小区设两个位置的采样医生为妥,以此类推设置采样位置。但最好一个采样场地不超过四个采样位置,那为什么不设多几个采样位置进行采样呢?多几个位置的采样医生同时进行采样不是更快地采样完毕吗?但须知、太多人聚在一起不单止加大了维持秩序的难度,而且还增加了传播的风险。那为什么不多设几个采样场所呢?问题是小区里不那么容易找到适合用来做核酸采样的场地的啊!所以、为了有效利用好人力物力,一个“闭环”小区设一个采样场所是较为合适的。
小区里的核酸采样通过以上改进,我敢断言、新冠病毒在小区里的传播一定会大大地降低的。很明显、我们以一个五千人的小区为例,如果这五千人有百分之十的人不约而同地涌向采样点,就有五百人聚集在一块。反之、五千人分为八个时段,一个时段只有六百二十五人,这六百二十五人同样有百分之十的人不约而同地涌向核酸采样点,却只有六十二点五人。从以上数据表明,分批分时段核酸采样、同时聚集的人数少了十倍。不单止如此、万一发现了阳性个案,还可以更精准地实行科学防控,不至于一封就一整片。
能够这样分时段分批地通知群众去做核酸吗?会不会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说实在的、这样组织起群众去做核酸,的确工作量会多一些,但绝对不是很大。只要居委与社区防疫部门协同规划好,分批分时段组织好群众去做核酸、还是不难做到的。现在的网络通信这么发达,在网上给群众讲清楚分批分时段做核酸的必要性,然后在前一个晚上发短信与微信通知群众做核酸的时候,把编排好的时间一并发到区内每一位居民的手机上即可。
以上只是针对核酸采样场所所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一些改进建议,但是、核酸采样的工作不管怎么改进,扎堆聚集的现象都是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的。而只要有扎堆聚集病毒就有传播的可能,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新冠病毒在社区里传播,关键还是要优化核酸采样的频率。
自从新冠病毒暴发后,在小区里的核酸采样都是比较密集的。特别是近一个月以来,几乎是每天都接到小区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核酸的通知。由于自有了“新冠”以来,做核酸都以成了常态化的了,所以一接到通知就不管男女老少都拥跃地涌到设在小区里的核酸采样点去做核酸,一时间、做核酸采样的地方就人头涌动,甚至连坐轮椅的、拿着拐杖一步一瘸的、上下楼都气喘吁吁长期卧病在床的都让人挽扶着风雨无阻地前往做核酸。有一天我在微风细雨中做完核酸回家的路上见到一位手拿着拐杖的老阿姨,一步一瘸地挪向采样点。见此、我问:老姐你怎么这样的天气还去做核酸呀?她随即回答说:不去做核酸黄码怎么办?我见她如是说,无语了!原来大家如此“自觉”地风雨无阻地去做核酸是怕黄码加身啊!
按理说、那些去做核酸都要让人挽扶着的老弱病残居民,这些人连出家门都难,怎么会到小区外去溜达?如果他们的家里没人染上病毒,(身体健康的家人都每天做了核酸)呆在家里的这些老弱病残体内又怎么会染上病毒?让这些人也去做核酸,岂不是纯粹凑人数吗?而且还增加了他们被染上病毒的风险,何必呢!
我认为、以后小区通知全员做核酸的时候,要附加通知近期在小区无须外出的居民不须做核酸,并且说明、未做核酸也不会附黄码。
近期要完全放开防控的舆论甚嚣尘上,我放为、完全放开防控甚为不妥。要完全放开防控的人无非认为“新冠与感冒差不多,甚至死忙率还低于流感”。但要知道、没症状的感冒一般都不会传染给他人的,而没症状的“新冠”都会传染给他人的。而且治疗感冒的药一抓一大把,随便哪间药房都有得卖,甚至患了流感、刚患病之初喝两瓶某某牌子的抗病毒口服液就好了。可是、新冠这玩意,药房里是没有专门治疗“新冠”药卖的啊!甚至连一般的医院都没有专门用于治疗“新冠”的药的,这怎么能与感冒相题并论呢?何况不是每个染上“新冠”的患者都是无症状的,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御“新冠”病毒的。所以、防控是必须的,核酸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两天有些人看到不少核酸采样点撤了,以为以后不用做核酸了就欢呼雀跃。网友们:千万别把核酸检测当成累赘!恰当的核酸检测才能及时发现新冠感染者,并及时对其治疗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但采样频率过密也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在住宅小区里。但是、适当在住宅小区进行核酸采样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在住宅小区进行核酸采样能够方便那些长年都不那么外出四处去,只在小区里串串门、以及腿脚不那么利索的居民。因此我认为;对于住宅小区里的集体核酸采样,除处于高风险区域的住宅小区根据需要进行外,处于低风险区域的住宅小区48小时核酸采样一次,处于常太化区域的住宅小区两星期集体核酸采样一次即可。
经过了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折腾,觉得核酸检测虽然能及时发现感染者,但弊端是、采样的时候难以避免地造成扎堆聚集传播。因此、应该将防疫的重点放在防聚集、防扩散,严格落实健康码的措施上。所以我认为:继续以现时的红黄绿三种颜色实行健康码识别,所不同的是、高风险区域一律为红码、低风险风险区域一律附以黄码、常态化区域一律附以绿码。除健康码阳性患者不得在聚集场所聚集外,持红码阴性健康码的市民必须持24小时核酸阴性健康码才可在非必要的场所聚集,持黄码48健康码阴性的市民方可在非必要的聚集场所聚集,而持绿码168小时(一周)阴性健康码的市民也可在非必要聚集的场所聚集。
至于有必要聚集的场所;持红码阴性48小时健康的市民,如果身体没有不适可以在有必要聚集的场所聚集,持黄码72小时健康码阴性的市民即可在有必要聚集的场所聚集,而持绿码240小时(十天)健康码阴性的市民也可在有必要的场所聚集。
何为没必要聚集的场所?餐饮业的堂食区间、剧院影院的观众席区间、办红白事的宴席场所以及各种赛事的观众席等。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可以聚集、也可以不聚集的。以餐饮为例、如果不得堂食,顾客可以购餐后回家吃或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进食的,并不那么影响店家的正常营业,有条件的餐饮企业还可以在一些空旷的地方搭个遮阳棚专门给红码阴性超时的顾客就坐进食。
何为有必要的聚集场所?各工矿企事业办公场所以及各生产车间、各种公共交通车辆、各个超市以及肉菜市场的购物场所和医院等。因为这些场不聚集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建设以及保证民生的基本需要,所以这些地方是有必要聚集的。
以上各个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都应该持有48小时的阴性健康码,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员。如果这些从业人员一旦染上新冠病毒,传播开来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想预防新冠疫情大面积传播,健康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核酸码采样检测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应该将资源主要用在有必要的人民群众那儿,而不是像11月分那样泛滥检测劳民伤财。更不能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社会面上的常设核酸检测点都撤了。虽然核酸检测存在着一些乱象,造成老百姓的一些不满就因噎废食,更不能意气用事一撤了之,让有需要检测核酸的民众老半天都检测不到核酸。因此我认为;原来常设在社会面的免费核酸检测点不但不要撤销,而且还应该在商铺较为密集的路段相应增加一些免费检测点,让有需要的人民群众轻松检测到核酸。这样做、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又能让老百姓快乐地欢聚,更好地营造出一个幸福安祥的社会环境。
我的这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看到,并慎重考虑其中的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