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中的传统节日教育(过程性资料九)

(2019-03-13 09:28:03)

中华传统节日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重视对孩子的传统节日教育是从根本上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节日文化的一种传承。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对幼儿的审美情趣、身心健康以及往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等成长道路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开展幼儿园中的传统节日教育,让幼儿能够了解我国悠久优秀的节日文化,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萌芽,起到教育幼儿的效果。

一、实施幼儿传统节日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组织传统节日活动

组织传统节日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因为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每一个阶段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接受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时,所设计的内容和目标也应该有所差异。例如,端午节组织幼儿包粽子,做香包,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降低难度。

    2.整合社会资源,创设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传统文化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氛围来浸染的,因此开展幼儿园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也不能单纯地在幼儿园开展单独的节日活动,而是需要对家庭、社区、社会的资源加以整合,创建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环境,并使教育目标、内容实现传统节日主题和环境创造,其他各类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教育资源。

3.科学把握节日教育目的

幼儿园以及广大幼儿教师应当意识到的是,之所以遴选传统节日来进行主题活动的设计,主要在于希望能够以此实现对幼儿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传递,并且确保幼儿在参与主题活动之中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并让其在这个过程当中受到教育。

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可以拓展思路,巧妙利用社区资源举办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也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的形式,增强幼儿园节假日主题活动的教育功能。

1.利用社区资源,举办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根据《纲要》的精神,广大幼儿园应当积极为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幼儿实现活动空间的拓展。由此,使得社区资源成为广大幼儿园所应当关注和倚重的重要教学场所和资源。原因在于,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借重,将让幼儿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同社会直接接触的契机,从而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并由此提升主题活动的教育主旨。同时,对于社区本身而言,通过与幼儿园之间开展合作,亦能够达到提升社区文化氛围的社会效果。例如,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联系社区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系列活动,让幼儿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为社区、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送上亲手绘制的爱心卡,还伸出一双双小手轻轻地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通过活动,幼儿真真切切地了解了重阳节的含义以及过重阳节的意义。

2.通过亲子活动的形式,增强幼儿园节假日主题活动的教育功能

亲子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搭建的平台基础之上,使家长同幼儿共同参与的全新教育形式,在此种教育形式下,家长能够对子女的成长更为了解,亦能够达成融洽的亲子关系。有鉴于此,广大幼儿园在设计和组织节假日主题活动时,应当积极思考如何能够将亲子教育形式有机地融入于其中。

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努力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精华,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使幼儿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