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的周期

(2014-12-01 11:40:35)
标签:

佛学

分类: 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对话

      关于探索规律中的“简单的周期”,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在四年级教材中,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简单的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以四上的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找规律不难,重点是发现规律之后用除法来解决问题。例题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如“盆花、彩旗、彩灯”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排列规律的观察上,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本课内容与旧教材比较,也有一定的变动,主题图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教学建议中,要求老师淡化优化过程,教材要求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把应用的落脚点于找规律中。在整个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于“找”这个字,在找中观察、表达、探索、应用。寻找规律的过程其实可以与语文的写作方式结合起来,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先整体感知——找重点——实现数学化。 

       基于以上新的教学建议,我思考自己如何来设计这堂课。在解决盆花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练习本上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学生自主选择多种策略(画图、列举、计算)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则可以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认为在研究算式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时,学生理解得不够充分,使部分学生只会模仿练习,换个情境就不会了,不能达到去掉情境真正掌握方法。还有就是学生的表达不够充分,相应要让学生在主要问题上充分表达,教师适时引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