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金融家|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步伐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险篇章

(2024-02-29 11:19:56)
标签: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策略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当代金融家|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步伐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险篇章

 2024-02-28 10:10:01 来源:当代金融家 作者:周延礼

从金融市场结构看,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发展积累资金,能够激发金融市场各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活力,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稳定资金,促进经济金融的融合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和推广还能够提高居民的养老金融的规划意识,促进整个社会对养老金融的重视,形成全民参与的养老金融新局面,增强居民的财富管理能力。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成为金融强国战略的重点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对于发展养老金融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构建民生保障体系的高度关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融事业,是中国式现代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建设,是谋划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继物质现代化之后的实现人的现代化重要标志。发展养老金融对于我国运用金融工具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各年龄层次之间和谐生活的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养老金融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重要内容,是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还包括银行理财和基金公司管理的个人养老金业务,可以补充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还能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养老保障基金的使用方式。这不但有助于分散养老资金不足的风险,而且可以增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从金融市场结构看,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发展积累资金,能够激发金融市场各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活力,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稳定资金,促进经济金融的融合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和推广还能够提高居民的养老金融的规划意识,促进整个社会对养老金融的重视,形成全民参与的养老金融新局面,增强居民的财富管理能力。养老保险承办机构要勇于承担责任,把惠及民生的事业做出特色来。

发展养老保险事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

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是以三支柱养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已初步形成。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大主要类别。第二支柱是指公司或单位主导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落地,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也正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可以说,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是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养老保险保障,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我国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特征看,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顺应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需求,提供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养老金报酬,退休养老人群享受到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红利。总的来看,中国特色的三支柱的制度体系设计,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转型、企业运营和个人保障,为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打下基础。二是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和保基本的建制理念。广覆盖、应保尽保是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特征之一。随着制度改革进一步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步上升,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绝大多数符合参保条件的人群均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三是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政府兜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个人责任,管理个人账户制度。具有补充作用的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探索了有效解决方案。

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优势是促进居民养老财富积累的有效途径

第一,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期限长,有二十年以上或终身保障的养老保险产品。在人口老龄化和长寿时代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客户做长期养老储备管理,实现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应对未来养老的资金的需要保障。养老保险需要提前规划足够、专项的资金,积少成多,是我国居民着眼未来养老保险的客观需要和选项。目前,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中,短期存款的占比很高,银行长期较高利率、居民认可的金融产品较少。截至2021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存款102.5万亿元,其中2/3以上为一年期以内存款,不利于建立长期用于养老储备要求,现在有急需要将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养老资产的迫切需要。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期限长,推动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商业养老保险资产,优化家庭金融资产期限结构,是当务之急。

第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安全,稳定,保值增值”,是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共同愿景,预期是能够在不确定的经济波动中提供确定性保障保值增值。养老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复利,在长生命周期内可发挥复利效应,利用时间价值获取被动收入与长期增值,促进养老财富持续积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2021年底过渡期结束,2022年全面落地。资管新规及其系列配套细则明确,要打破刚性兑付。另外,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均承受巨大压力,长期利率下行的趋势比较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定利率所带来的确定性保障,凸显了养老保险产品作为防御性资产的优势,有助于风险偏好程度不高的消费者,获取安全、稳定的收入及现金流资产。

第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通过多账户的产品组合满足客户不同风险偏好需求。在保险市场营销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养老年金险普遍与万能账户结合,个别市场主体还在探索将养老年金险与投连账户结合。其中,年金险提供确定、终身的现金流,万能险提供保底且相对稳健的收益,投连险则在承担风险的基础上,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养老保险多账户的设计,有助于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有效结合,满足客户不同养老保险财富管理风险偏好的需求。

商业养老保险机构是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参与者承担者

2022年末,我国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较强养老功能的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共积累责任准备金6.3万亿元。目前,保险公司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50多亿元,较年初增长42%。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投保实现保费2.2亿元。养老保险公司已先后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目前主要依靠公司自营渠道和保险集团内子公司协同销售展业,合计累计销售规模3亿余元。

商业养老保险可为潜在的养老人群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人口老龄化提升了养老保险的服务需求,尤其是对于机构养老和专业护理服务的需求。居民养老的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康养、护理和医疗等,而商业养老保险有必要实现与康养服务资源保障有机结合。在未来十年的时期内,我国优质康养服务还是相对稀缺的,社会需要的与政府能提供的养老设施存在不均衡矛盾突出。商业养老保险与服务结合,可以弥补养老人群获取与提前锁定优质康养服务资源的重要诉求和预期安排。因此,要探索保险产品与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不同模式,以刚性的养老需求带动相对低频的保险需求,将单纯的“现金”给付演进为“现金+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另外,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业的结合可以促进负债端保险业务与资产端投资业务的融合。此外,养老服务业投资规模大、盈利周期长,需要长期资本的投入。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可以成为养老服务业重要的资本来源方。养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业能够缓解保险资金错配压力,规避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弱化因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提升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过程,初步判断商业养老保险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重资产、轻重并举、轻资产等多种投资模式,探索保险与综合型养老社区、旅居养老以及居家养老服务结合,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作者为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资料来源:

当代金融家|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步伐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险篇章

https://news.cnstock.com/news,jg-202402-5195928.htm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策略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