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保障】特定养老储蓄“开卖”五个月额度仍紧俏已有44只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

(2023-05-03 12:42:13)
标签: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

养老理财产品发行规模

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规模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社会保障】特定养老储蓄“开卖”五个月额度仍紧俏 已有44只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

2023-04-28  北京商报网  李海颜

从正式上架至今,特定养老储蓄“开卖”已有5个月,额度依然紧俏。4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利率仍保持稳定,5年期整存整取的产品利率仍在3.5%以上,但额度却很紧俏,多地银行网点表示,年初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就已无额度,另有银行表示,目前还有额度,但仍需前往柜台购买。与此同时,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加速推进,已有部分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在分析人士看来,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属于存款产品,利率与普通定期存款走势整体一致,预计后续会有调降空间,但整体来看,相较于同期限存款仍具备一定的利率优势。

额度紧俏:部分网点已告罄

从首只产品发售至今,特定养老储蓄销售已5个月有余,额度依然紧俏。4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试点城市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处获悉,部分银行网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无额度,个别有额度的银行网点,仍需前往柜台购买。

“特定养老储蓄早已卖完,目前已无额度”,工商银行某成都支行的客户经理表示,该网点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在年初就已销售告罄,50周岁的人购买较为合适,存5年到期后就能直接支取,5年期整存整取的产品利率为4%。

同样销售告罄的还有广州、西安的银行网点。建设银行广州某支行网点人员透露,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在今年1月就售卖完毕,目前已无额度;中国银行(601988)西安某支行客户经理也表示,该网点销售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在今年2月就已告罄。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源于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期限为一年。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北京商报记者此前调查发现,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定价因试点城市不同会有所差异。以5年期整存整取的产品为例,成都、广州、西安地区年化利率为4%,而青岛、合肥地区的年化利率则为3.5%。

虽然成都、广州、西安部分银行网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无额度,但北京商报记者随机咨询获悉,青岛、合肥地区的部分银行网点仍有额度。

谈及特定养老储蓄产品额度紧俏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受稳定息差的影响,银行普遍都采取措施压降负债成本,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发行的额度也会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居民储蓄意愿提高,特定养老储蓄利率具备一定优势认购较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渠道拓宽: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

特定养老储蓄的发售是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体现,从推出至今已取得一定规模,4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银保监会处获悉,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到336亿元。

除单独售卖外,作为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也将特定养老储蓄纳入其中。《暂行办法》明确,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储蓄存款包括特定养老储蓄可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由参加人通过资金账户购买。

……

资料来源:

特定养老储蓄“开卖”五个月额度仍紧俏 已有44只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银行频道-和讯网

http://bank.hexun.com/2023-04-28/208451252.html

【相关阅读】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 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

2023-04-28  来源:证券日报

4月26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决策部署,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方面,去年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印发了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配套政策,稳步推动行业信息平台建设。

据该负责人介绍,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和消费者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养老选择,有力支持了个人养老金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相关商业银行均已推出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已有18只理财产品、25款人身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

在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方面,该负责人表示,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第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业务累计积累责任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同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保持增长,截至一季度末,累计保费规模50.8亿元,投保件数42.9万件。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要求、业务管理、消费者保护等事项进行研究,并将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便利消费者选择适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该负责人说。

2021年9月份,四家理财公司在深圳、青岛、武汉和成都等地开展试点,发挥理财业务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优势,创设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理财产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2022年3月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进一步扩容,参与机构扩大到11家理财公司,试点地区扩大到10个城市。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有序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商业养老金融服务。

据该负责人介绍,2022年11月份,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部分城市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产品期限长,本息有保障,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养老需求。下一步将密切跟踪试点情况,确保试点安全稳健开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今年1月份,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试点正式启动。商业养老金业务包括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试点旨在探索满足客户生命周期内多样化养老需求。

“我们持续推动国寿养老、人保养老、太平养老、国民养老四家公司加紧筹备,做好制度建设、系统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试点公司均已推出商业养老金产品和服务,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同时,试点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利用多渠道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以更广泛地覆盖和触达广大消费者。

资料来源: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 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_城市金融网

http://www.csjrw.cn/2023/0428/242921.shtml

【小结】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保持增长,截至一季度末,累计保费规模50.8亿元,投保件数42.9万件。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到336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