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022年度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几点观察
(2023-01-23 13:09:57)
标签:
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研究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
【研究】2022年度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几点观察
——神州信息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 研究员 赵文杰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应用逐渐加深,各银行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科技已成为驱动金融变革的重要引擎。 2022年初,央行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两大重磅文件推进下,银行业加快以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对公金融业务领域在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普惠金融等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一、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以金融科技赋能企业数字化 1.1 挖掘人财事等场景痛点,以技术产品带动金融服务输出 (1)招商银行发布“薪福通4.0”并升级为战略品牌。“薪福通”作为银行业推出的企业数字化产品,致力于一站式解决企业人财事管理需求,此次4.0版升级为招商银行的战略品牌,在产品力、服务力、开放力上进行全面升维,形成了“人财事通用服务+开放连接体系”的数字化服务生态。 (2)中关村银行正式上线“股权激励服务平台”。作为一项免费增值服务,该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把科创型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场景与金融服务结合,实现被激励人才的管理业务、激励数据、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全流程服务。企业也可基于平台对接银行系统,申请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1.2 聚焦财资管理需求,升级智能化、开放化的财资管理服务 (1)邮储银行运用金融科技,依托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直连等线上平台,打造“易账管”“易收付”“易归集”“易心安”“易企融”“易跨境”六大系列服务,构建立体化对公客户服务体系,助力企事业单位数字化办公。 (2)兴业银行全新上线“‘兴业管家’财资管理平台2022”。运用金融科技服务十大场景,提供多银行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等财资云管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下属公司多、合作银行多、跨行结算业务繁杂等问题,推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资金管理能力。 (3)平安银行升级“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以生态圈视角聚焦到“战略客群”与“小微客群”两大类型客群,为其提供包括跨行支付结算、多账户资金管理、跨行票据管理、经营分析及预测、跨境资金管理在内的一系列服务,通过开放银行接入企业多个系统,覆盖企业多方面财资管理需求。 (4)宁波银行升级“财资大管家”。新升级版本将“10+1”单一功能整合为场景应用,全新优化易查询+、易交易+、易票据+、易融资+、易发薪+、易报销+、易预算+、易采购+八大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场景化服务的新体验。 (5)九江银行构建财资管理平台。该平台重点从商业银行快速获客及运营角度进行深度挖掘,采用了互联网产品思维和SaaS+PaaS+微服务技术架构,系统模块支持自由配置组合,满足企业客户在资金管理“看、管、攒、赚”上的各类需求。 (6)汉口银行上线“企银易家”平台。基于渠道中台和业务中台“双中台”架构打造对公客户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投资理财、融资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供应链金融和国际结算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二、根据业务特点,构建安全、灵活的供应链金融数字服务能力 2.1 升级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与功能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是由上海票据交易所设计、开发和运营,面向票据市场所有参与主体处理票据业务的系统平台。银行作为票据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积极参与新一代系统的建设上线。 新系统主要实现票据等分化签发和拆包流转,引入企业信息报备、企业名称校验、票据账户主动管理等风险控制功能,为票据业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重要保障。23家商业银行参加了新一代系统首批上线,如: (1)交通银行关注票据服务“找零支付”新体验,新的系统既能全面支持票据拆分后在背书、质押等流通环节使用,还可将票据拆分全面融入票据池和在线贴现等各类票据融资服务,以产业视角做大上下游供应链金融。 (2)中信银行以“信票通”票据融资结算产品为代表,为电子银承汇票提供承兑、贴现一体化服务,实现供应链内融资结算自动化,提升供应链内产销效率,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3)渤海银行的新一代票据系统专注在关乎客户体验的结算、签约、申请、资料上传、批量操作、转让变更六大特色功能。 (4)兰州银行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新增签约、申请、信息报备、自动批量清算等功能,实现无成本拆分,无限制流转。 (5)昆山农商新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为票据业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完善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提升数智化、可信化融资服务 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资产难穿透、数据不保真、实时难掌握等问题,数智化、可信化成为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1)招商银行全新升级“跨境E招通”综合服务体系,帮助外贸企业克服现金流和供应链方面的挑战,推出商票“云闪贴”、付款代理等供应链业务升级服务,有效缓解了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难题。 (2)江苏银行打造升级版区块链品牌 “苏银链3.0”,平台上线推动了数十个金融创新项目落地,涵盖“票据贴现”“物联网动产质押”“OA无纸化审批”等多个重点领域,在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 (3)青岛银行围绕供应链全链条持续打造“青银链融”产品品牌,开发“青银E链”“青银云保理”“E秒贷”等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构建“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落地首笔电子保理业务,实现**企业优质信用的延伸。 (4)重庆银行落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纯线上信用产品“通道e融”,对于陆海新通道出口的企业、基于国家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权威数据和真实出口背景,通过大数据企业画像及出口应收账款“池”化管理,打造线上化、智能化贷款产品。 (5)杭州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云e信,基于真实贸易背景,**企业可以通过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向上游供应商签发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将自身优质信用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传导至产业链末端,具有多级流转、灵活拆分、全流程线上办理的优势。 (6)兰州银行搭建区块链债权多级流转平台——“兰银e链”,银行与甘肃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系统对接,通过“政银企”数据共享,将**企业的应付账款数字化,在线为供应商提供“兰银链信”的按需拆分、多级流转及保理融资等服务。 三、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构建体系化、生态化综合服务能力 3.1 升级普惠金融专属服务平台 (1)建设银行发布“建行惠懂你”APP3.0版本。“惠懂你”APP立足融资、成长和生态“三条主线”,升级为服务普惠客群的一体化、生态型综合服务平台。运用数字普惠、平台经营新打法,秉承“数字、平台、生态、赋能”的发展理念,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旅程化、多品类、智能化的信贷服务,以及陪伴式、一站式的财富服务体验。 (2)北京银行上线“小巨人”2.0普惠金融专属APP升级版。升级版本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着重在服务、功能、产品、体验四大维度实现全新升级,为广大企业用户提供包括金融、资讯、商机等在内的综合化、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
资料来源: 2022年度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几点观察_中国电子银行网 https://www.cebnet.com.cn/20230120/1028536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