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nlh2013
lnlh201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553
  • 关注人气:7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券】国泰君安获准控股华安基金14家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

(2022-10-13 11:19:05)
标签:

国泰君安控股华安基金

14家券商公募基金牌照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证券】国泰君安获准控股华安基金 14家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

2022年10月12日  中证报

 10月11日,国泰君安(13.740, -0.11, -0.79%)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近日正式核准国泰君安受让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华安基金8%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国泰君安持有华安基金的股权比例由43%上升至51%,华安基金成为国泰君安的控股子公司。由此,国泰君安正式成为“公募新规”后业内首家“一控一牌”证券公司(控股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并且资管子公司也具有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

14家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

为规范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加强对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督管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证监会于今年5月20日正式公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业内称“公募新规”),从准入、内部控制和业务规范、经营、治理、退出、监管六大方面全链条完善监管制度。

根据《管理办法》,在原有“一参一控”的体系下,放宽了公募牌照的申请限制,即同一集团在参股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控股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础上,还可以再通过旗下资管类子公司申请多块公募牌照。

业内人士称,此举对券商系资管子公司最为有利:一方面,现有券商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对于持股证券公司的输血反哺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存量大集合产品进行公募化改造后,销售渠道广阔。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共有14家券商及券商资管子公司具备公募基金牌照;并且已有多家券商采取行动争取公募牌照,其中,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信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券商拟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

补齐公募基金业务短板

国泰君安表示,作为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目前,华安基金开创了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QDII基金等8大类基金产品,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1亿户,为投资者实现分红金额逾900亿元,累计获得金牛奖50座,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6000亿元。

国泰君安参股华安基金由来已久。2014年4月,国泰君安获得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华安基金20%股权,首次成为华安基金参股股东;2021年3月、2022年3月,国泰君安分别从锦江国投和上国投资管受让华安基金8%和15%股权。同时,国泰君安资管子公司国泰君安资管于2020年12月获批公募业务资格。

根据国泰君安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年末,国泰君安资管资产管理规模为3842.2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9%。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规模1068.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专项资产管理规模1101.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8%;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41.18亿元。

国泰君安表示,本次控股并表华安基金,是国泰君安在国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上海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华安基金各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补齐大资管领域尤其是公募基金业务布局短板的关键举措,更是国泰君安践行“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路径构想、精心构筑核心能力三支柱、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资料来源:

国泰君安获准控股华安基金 14家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国泰君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yj/2022-10-12/doc-imqmmthc0567682.shtml

相关阅读】

多家头部券商发力布局基金市场 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队伍已达14家

2021年04月08日  来源: 证券日报

目前,公募基金业务已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近期,多家券商发力布局公募基金市场。其中,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并申请公募牌照,中信建投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将由55%增加至75%。

对于券商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的原因,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可能源于部分公募基金股东存在套现退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大可能源于券商对于公募基金未来发展持有乐观预期,通过增持股份加大对公募基金的控制权,有利于公司拓宽业务范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信建投增持旗下公募基金公司

4月6日晚间,中信建投表示,证监会核准江苏广传广播传媒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0%股权转让给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将由55%增加至75%。

中信建投基金为中信建投一级控股子公司。2020年,中信建投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净利润4752.75万元,总资产6.98亿元、净资产5.93亿元。中信建投基金资产管理规模553.17亿元,其中公募产品管理规模266.87亿元,同比增长55.17%。据了解,中信建投正在加速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加大“净值型”产品开发力度。中信建投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位居行业第7名,其中主动管理型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7名。中信建投基金参与排名的17只公募基金产品中8只排名进入市场前1/2,其中1只进入市场5%、4只进入市场20%。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行业组负责人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增持公募基金子公司股权,一方面,在资管新规背景下,券商积极进行资管业务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增持参与公募市场,在楼市调控资金转向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公募赛道有望进一步拓展,成为券商新的业务发力点。从业务结构看,资管新规实施后,通道业务发展受限,机构纷纷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结合自身优势转型发展。为了加快公募赛道布局,各家券商正在积极建设包括权益、固收、ETF、FOF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

多家头部券商布局公募赛道

“除增持公募基金子公司股权外,券商申请公募牌照是其向公募赛道发力的又一体现。”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直言。

此前,不少头部券商受制于“一参一控”政策的限制,无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2020年7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同一主体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随后,拥有5119.3亿元资管规模的国泰君安资管向证监会递交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申请。2021年1月3日,证监会核准国泰君安全资子公司国泰君安资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同样,年内两家“中字头”券商均将目光瞄向公募基金牌照。3月30日晚间,中金公司董事会同意出资不超过15亿元(含)(其中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月22日晚间,中信证券董事会同意出资不超过30亿元(含)(其中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同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均将按照监管要求,视资管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情况,为其提供累计不超过30亿元(含)、70亿元(含)的净资本担保承诺。

从券商资管业务结构来看,资管新规的发布与实施,大大压缩了券商的通道业务,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已成为券商发展资管业务的关键环节。《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基协数据统计,截至去年末,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8.55万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2.28万亿元。其中,中金公司资管月均规模为2670.16亿元,同比增幅最大为90.71%,从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的变动情况来看,同样是中金公司的增幅最大,达到114.51%,月均规模为2432.6亿元。而中信证券无论是资管月均规模还是主动管理规模均位列行业第一。

拥有一张基金牌照,已成为当下众多券商的“梦想”。目前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队伍已增至14家,包括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东兴证券、北京高华、中银证券6家券商,以及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

多家券商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所属公司已开始筹备或有意愿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五矿证券、华金证券先后于2019年11月份和2020年8月份提交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牌照申请,目前仍在排队中。

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后,业务方面会有哪些优势?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后,主要将在以下方面助力业务发展:其一,加快财富管理转型步伐。随着交易佣金率不断下行,券商迫切需要从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券商营业部的广泛客户能为旗下公募产品提供业务支持,同时更全面的理财产品品类也有利于券商吸引更多客户。其二,有利于更好发挥券商在投研、投顾方面的优势。与公募基金类似,券商在投研人员、投研能力方面存在优势,但相比于公募基金,券商还有遍布全国的线下营业部以及投顾人员,拥有更广泛的客户基础以及更良好的客户服务能力。因此公募基金牌照的获得,将成为券商发展的重要抓手。”

券商又该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呢?对此,陈梦洁进一步表示:“对于券商而言,其资产配置能力较强,拥有完善的投研体系,长期跟踪市场,风险识别与机会把握能力较强,可以结合自身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投研能力等优势,布局涵盖股市和债市的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在当前的大资管格局下,券商与专业资管机构、外资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市场竞争,大型券商应发挥自身投研、风控、产品设计优势,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对于中小型券商而言,应把握核心竞争力,在特定领域内做大做强,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打造特色化、差异化产品,主动创造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资料来源:

多家头部券商发力布局基金市场 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队伍已达14家 _ 东方财富网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210408187531684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