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长期护理需求2040年或增至6.6万亿元专家建议推动商业护理险发展
(2022-09-14 11:21:36)
标签:
试点社保长护险人身险长护险保费收入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
【社会保障】长期护理需求2040年或增至6.6万亿元 专家建议推动商业护理险发展
2022-09-14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2040年,我国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将分别达到约3.1万亿元、6.6万亿元,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将分别达到1.9万亿元、3.8万亿元。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养老、护理等需求持续增加。业内人士认为,推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更好发展,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保险行业在供给侧发力。 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20年,中国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4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30%。同时,根据全国老龄办调查统计结果,我国失能老人约占同期老年人口的18.3%。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护理保险相关需求也持续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巨大,需要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护理体系。考虑到商保和社保的分层由来已久,建议社保长护险保基本需求,解决用得起、可触达的问题,商保长护险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精准清晰定位,避免挤出效应。 从供给层面来看,目前市场整体还较弱。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49个城市试点社保长护险(社保“第六险”),覆盖面还较小。从商业护理险来看,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0年人身险公司长护险保费收入约为123亿元,仅占健康险保费的1.5%左右,商业长护险的影响力依然较小。 据谢远涛介绍,我国社保长护险的试点时间还较短、范围还较小,各地保障水平不一但总体偏低,尚未对市场产生现象级效应。同时,各地护理标准不统一、护理费用昂贵,也阻碍了商业护理险市场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商业长护险的发展整体比较薄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由于其运营周期长,对险企的精算、产品设计等能力形成较大考验;另一方面,失能存在一定的概率,关注这一产品的人群较为小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这一产品的关注度较低。 供需失衡产生了巨大的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上述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约为9217亿元,约相当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需求的65%,预计到2040年,这一缺口将达到3.8万亿元。 要满足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护理体系。就如何推动商业护理险发展,业界人士给出多方面建议。 谢远涛认为,促进商业护理险的发展,可以尝试走惠民保的发展路线,通过普惠型产品开发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当放宽投保年龄、投保职业和投保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要求,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保费,允许直接为直系亲属投保,通过政策支持以提高投保率,使更多的年轻群体投保商业护理险。 “商业护理险的发展应该是普惠型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或者补助。同时,商业保险公司应深入了解人们的护理需求,完善产品精算定价,开发更多符合需求的护理险,增加市场供给。”房连泉表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也详细提出了推动长护险发展的建议。在宏观制度方面,建议政府明确建立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出台财税优惠、拓宽资金投资范围等方面的鼓励性政策。 在能力建设方面,建议保险行业加快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保险产品。 在提质增效方面,建议各利益相关方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保险供给方式,逐步构建起具有长效机制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 长期护理需求2040年或增至6.6万亿元 专家建议推动商业护理险发展-证券日报网 http://www.zqrb.cn/jrjg/insurance/2022-09-14/A1663083393902.html 【相关阅读】 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2040年或达3.8万亿元 国家鼓励社保与商保“两条腿”走路 建立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本报记者 王笑 发布日期:2022-09-14 09:24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养老护理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9月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中国城镇地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聚焦我国城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定量评估了我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程度和发展趋势,并对促进我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和提升护理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中,商业保险被赋予十分重要的任务。近年来,保险行业在服务能力建设、护理服务产业链建设、保险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保险业要从解决供需矛盾入手,打好数据和标准体系基础,找准自身定位,加强与医疗、护理及健康服务行业的合作,持续推动我国老年保障及服务事业的发展。 政策鼓励社保与商保“两条腿”走路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养老护理服务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有政策加持,险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可持续性的长护保障模式,使老龄群体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016年6月,人社部选择15个地区探索建立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老人基本护理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下简称“社保长护险”)。此后,社保长护险试点城市不断扩容,截至2021年底,已达到49个。 从保障对象上看,绝大部分社保长护险试点地区的保障对象为重度失能或失智的老年人,90%的试点地区没有覆盖中度和轻度失能人员。从保障范围上看,主要以基本生活照料费用为主,兼顾基本医疗护理费。从待遇给付标准上,偏重于居家护理,各地通过设置不同的失能护理等级来细化给付标准。同时,多数试点城市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业务,以缓解政府的运营压力,提升信息化和办事效率。 社保长护险试点六年多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制度框架已基本建成,保障功能和外延功能初步显现,运行总体平稳。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为160万人,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社保长护险解决了一部分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带动了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并且有助于提升居民的老人护理风险意识。然而,鉴于社保长护险旨在提供基本保障的定位,可能无法满足更高层次、更多元的护理需求。”瑞再研究员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此,政策层面不断出台支持性政策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在提升养老保障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商业长护险”)产品。 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商业长护险保费收入占同期健康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超过5%。从产品本身来看,形态较为简单,在定价、核保、理赔和风控方面能力仍显薄弱,多数产品缺乏配套服务。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0年人身险公司长护险保费收入约为123亿元,仅占健康险保费的1.5%左右,商业长护险的普及率依然较低。 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近2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趋势性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长护险得到一定发展,但是总体而言,长护险市场面临着保障与护理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从保障方面看,现阶段,社保长护险在覆盖范围和保障程度上都较为有限,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和可得资金之间的差距持续上升。一方面,多数试点城市的长护险交由保险公司承办,但筹资渠道与支付严重依赖医保基金,而医保基金已经面临较大的给付压力。因此,如果长护险无法形成独立的筹资与支付体系,必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及参保对象的保障水平与范围,甚至导致医保基金的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商业长护险作为社保长护险的重要补充,市场规模依然较小,保障能力不足。多种因素叠加,导致长护险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据《研究》测算,2021年我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约为9217亿元,约占长期护理服务保障需求的65%。从资金结构上看,家庭支出是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费用的主要来源,占比为96%,而社保长护险仅占约3%。 《研究》预计,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3.1万亿元,并在2040年达到近6.6万亿元,相当于当前水平的5倍。在基准假设下,社保长护险的持续发展将缓慢提升护理服务保障水平,失能老人整体保障程度将从目前的35%上升至2040年的42%;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将在2030年和2040年分别达1.9万亿元和3.8万亿元,失能老人家庭仍将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和保障不足的问题。因此,提升全社会的长期护理服务保障是一个严峻且艰巨的挑战,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探索建立责任共担、可持续的长期护理解决方案。 商业保险成为社保长护险有效补充 在瑞再研究院看来,商业保险等第三方支付手段需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提高保障水平。鉴于社会保险“广覆盖、保基本”的总体原则,预计未来社保长护险仍以保障重度失能人群为主。因此,瑞再研究员认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规模可视为商业保险的发展机会,商业保险机构可以重点关注中度失能群体以及重度失能人群的额外保障需求,成为社保长护险的有效补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认为,护理保险的发展符合健康险行业自身转型的需要。商业健康险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市场竞争的着力点从上半场的业务增长,转型到下半场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服务能力提升。未来,健康险的保障责任更趋综合化、服务属性更加突出、跨界合作更加密切,而护理保险恰恰符合以上所有特点。保险业是否能做好护理保险,标志着商业健康险是否能成功完成升级转型,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报告》建议,宏观制度方面,明确商业长护险在长期护理保险机制中的市场定位,建立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促进行业发展环境方面,加快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建立行业数据库、规范护理服务标准和评级体系,并给予鼓励性政策等;保险保障能力方面,加快探索混合型保障产品,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渠道推动保障产品与护理康养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保险产品与业务创新,促进商业保险模式的加速发展;行业发展基础方面,加强对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研究以及对创新项目的反馈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保险供给方式;服务能力发展方面,建立以老年人健康为核心的服务体系,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手段降低失能风险,减少护理服务成本。 资料来源: 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2040年或达3.8万亿元国家鼓励社保与商保“两条腿”走路 建立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_特别策划_中国金融新闻网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bx/ch/202209/t20220914_2554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