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为何说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2022-07-22 12:08:41)
标签: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2022普惠金融统计数据 |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为何说我国普惠金融服务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徐绍峰 来源:金融时报 2022-07-22
“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水平。”在不久前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回答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时,这样评价“中国这十年”银行业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自2012年6月19日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第一次正式使用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 首先是我国行政村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十年来,国有大型银行纷纷下沉分支机构,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拓展物理服务网络,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商业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域偏远、物理网点不足问题;农商银行(农信社、农合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坚守县域,服务“三农”,通过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流动金融服务站等,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布局普惠金融领域,在远程开户、线上支付、网络转账方面提供更为方便、快捷服务,用科技手段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面貌,扩大了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这其中,从2018年开始,为释放农村经济活力,人民银行鼓励在零售店、邮政所、村委会、卫生室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对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也有称为“助农金融综合服务站”)89.3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9.31%。正是各方发力,多措并举,我国这十年的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其次是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高。…… 再次是降低了融资成本。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和农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尾客户”。“长尾客户”的最大特点是,缺少合格抵押担保物、信贷需求“短、小、频、急”,单笔信贷投入成本较高,由此,贷款利率也相对较高。为降低融资成本,有关方面一方面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放开贷款、存款利率管制,建立并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为5.65%,较2020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今年4月份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5.13%,近五年来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组织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三农”群体、个体工商户创造了良好流动性环境,充足的资金保障,也为融资成本降低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建立了长效机制。一方面,2017年5月,银监会等11部委联合印发了《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商业银行从实际出发,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目前,国有大型银行均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通过设立并完善普惠金融专营机制,大中型商业银行配备了专业队伍、使用专业微贷技术,致力于解决普惠金融服务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有效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 另一方面,不久前人民银行专门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从影响金融机构放贷的因素入手,按照市场化原则,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专业的人,持续做专业的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提供更良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有助于从根本上为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提供保障。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这就是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注重长效机制建立所结出的令世界瞩目的硕果。
资料来源: 为何说我国普惠金融服务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_中国电子银行网 https://www.cebnet.com.cn/20220722/102821523.html
【相关文件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