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CNNIC报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首超9亿!

(2022-03-21 18:08:38)
标签: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CNNIC报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首超9亿!

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卢华秋    2022-3-2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报告》描绘出了中国全球规模大、应用渗透强的数字社会局面: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3.25亿人用在线教育、2.39亿人用在线医疗等等。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广泛渗透的数字社会背后,数字支付相当关键,《报告》中也披露了相关内容和数据。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CNNIC报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首超9亿!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929万,占网民整体的87.6%,各项数据再创新高。网络支付用户规模以及网民使用率仅次于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CNNIC报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首超9亿!


从《报告》不难看出,我国网络支付业务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745.56亿笔,金额174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10.5%,增速明显加快。《报告》认为我国网络支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支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还指出,目前支付服务壁垒逐渐打破,互联互通进入新发展阶段。2021年,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率先向云闪付等开放,在线上、线下场景,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在线下场景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均和银联云闪付在全国多个城市实现了收款码扫码互认,预计2022年能覆盖所有城市。

数字人民币方面,《报告》认为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规模有序扩大,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报告》还特别提及了数字人民币在冬奥场景的试点,共覆盖含交通出行、餐饮住宿、购物消费、旅游观光等在内的七大类场景,实现支付服务需求全覆盖。此外,冬奥会还在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支付设备。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CNNIC报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首超9亿!


虽然我国网民规模人口已达10亿级别,但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仍有3.82亿。非网民群体无法接入网络,在出行、消费、就医、办事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数据显示,非网民认为不上网带来的各类生活不便中,没有“健康码”无法进出一些公共场所位列首位,占非网民的28.4%。而无法现金支付自然也是其中一大不便,占非网民的比例均23.1%。

点击下载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年2月)

 

资料来源:

CNNIC报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首超9亿!-移动支付网

https://www.mpaypass.com.cn/news/202203/21110317.html

 

 

【相关阅读】

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2年02月25日

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工业互联网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达3593万个,IPv6地址数量达63052块/32,同比增长9.4%;移动通信网络IPv6流量占比已经达到35.15%。在信息通信业方面,截至2021年12月,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数达142.5万个,全年新增5G基站数达到65.4万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150个,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2000个,工业互联网和5G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不断加快。

网民规模稳步增长,农村及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民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一是城乡上网差距继续缩小。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二是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得益于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持续推进,老年群体连网、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进一步激发。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能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卡、购买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比例已分别达69.7%、52.1%和46.2%。

网民上网总时长保持增长,上网设备使用呈现多元化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呈现新特点:一是人均上网时长保持增长。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2.3个小时,互联网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二是上网终端设备使用更加多元。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手机仍是上网的最主要设备;网民中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5.0%、33.0%、28.1%和27.4%。

即时通信等应用广泛普及,在线医疗、办公用户增长最快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一是即时通信等应用基本实现普及。截至2021年12月,在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5%、94.5%和90.5%,用户规模分别达10.07亿、9.75亿和9.34亿。二是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应用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和2.98亿,同比分别增长35.7%和38.7%,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两类应用;网上外卖、网约车的用户规模增长率紧随其后,同比分别增长29.9%和23.9%,用户规模分别达5.44亿和4.53亿。

报告全文下载>> 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资料来源:

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t20220225_7172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