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金融公司】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节选)

(2022-03-20 17:05:01)
标签: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消费金融公司统计表

消费金融公司】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节选)

作者:毛小柒 来源:涛动宏观  2022-02-11

 

二、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

(一)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一览

1、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达到30家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达到30家,2021年以来没有新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但2020年全年则有5家,分别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重庆小米消费金融、重庆蚂蚁消费金融以及唯品富邦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公司】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节选)


2、另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处于拟设立进程中

除以上30家消费金融公司外,另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处于拟设立进程中,申设主体包括华夏银行、富滇银行、吴江银行、申能集团、中国移动集团等等。

 【消费金融公司】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节选)


3、后续一些网贷机构等也有可能会转型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2019年7月4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明确对于少数在资本金和专业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条件的P2P机构,允许并鼓励其申请改制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实际上2019年11月21日获批的平安消费金融便是由陆金所转型而来的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虽然目前P2P已经清零,但不排除后续一些网络小贷公司也有可能会申请转型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4、2018年获批的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也可归属于消费金融体系

虽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不包括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倾向于认为2018年11月19日获批筹建(银保监复(2018)272号)、2019年7月22日获批开业()的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也属于消费金融体系(具有金融许可证)。这主要是因为《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明确消费金融公司的名称中必须含有“消费金融”字样(且未经批准任何机构的名称中不得含有“消费金融”几个字)。

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的开业意味着除徽商银行(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西安银行(比亚迪汽车金融公司)外,平安银行成为第3家拥有汽车金融牌照的银行,而这也是唯一一家汽车金融牌照中带有“消费金融”的案例。

 【消费金融公司】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节选)


(二)申设进程

消费金融公司产生的背景是为了挖掘消费潜力、刺激经济增长,其大背景是2007-2008年金融危机。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骤然上升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大幕才正式拉开。

1、2010年试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

由于我国之前尚未有类似的机构,因此最初是参照国外经验的部分城市试点且试点范围逐步扩大的方式(2009年试点城市仅有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四个),合计共批筹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等四家消费金融公司。随后的三年(即2011-2013年),由于试点范围未放开,且受“一地一家”的原则限制,没有新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

2、2013年试点范围扩大,2014-2016年合计批筹17家消费金融公司

2013年在以上4个城市基础上继续增加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同时根据CEPA相关安排,银监会还明确合格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含深圳)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2016年初,银监会召开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

整体上看,2014-2016年三年期间合计批筹了17家消费金融公司,并将消费金融公司的数量由之前的4家提升至21家。

3、2017-2019年合计批筹4家

2016年的一系列文件(如银监办的24号文和26号文等),明确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延伸服务触角后,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进入常态化阶段,即便期间诸如校园贷、现金贷、网络小贷等业务一定程度上给消费金融公司笼上一层阴影,不能并未阻碍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进程。

具体来看,2017年批筹1家(即张家口银行和神州优车的幸福消费金融)、2018年批筹2家(即台资背景的金美信消费金融和第1家信托系消费金融)、2019年设立1家(即平安消费金融)。

4、2020年:畅通内循环的背景下,申设进程有所加快

2019年特别是2020年全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及畅通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设进程有所加快,仅2020年一年便合计获批筹建5家消费金融公司。不过2021年以来未新增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

(三)股东背景:银行系背景27家、互联网背景10家

目前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7家具有银行系背景,19家具有互联网背景(有些消费金融公司既有银行背景亦有互联网背景)。

1、具有全国性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有5家

按批筹时间顺序依次为中银消费金融(中国银行42.80%)、招联消费金融(招商银行24.15%)、兴业消费金融(兴业银行66%)、中邮消费金融(70.50%)、阳光消费金融(光大银行60%)。如果考虑到中信集团背景的中信消费金融和平安集团背景的平安消费金融,则全国性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有7家。

2、具有地方性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6家

按批筹时间顺序依次为北银消费金融(北京银行35.29%)、锦程消费金融(成都银行38.86%)、苏宁消费金融(南京银行15%)、湖北消费金融(31.91%)、杭银消费金融(杭州银行41%)、盛银消费(盛京银行60%)、晋商消费金融(晋商银行40%)、陕西长银消费金融(长安银行51%)、蒙商消费金融(蒙商银行44.16%)、哈银消费金融(哈尔滨银行53%)、尚诚消费金融(上海银行38%)、中原消费金融(中原银行78.13%)、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长沙银行51%)、幸福消费金融(张家口银行17.90%)、小米消费金融(重庆农商行30%)、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江苏银行50.10%)。这其中有一家地方性银行为农商行,即重庆农商行。

3、具有外资金融机构背景参与的消费金融公司有6家

具有外资金融机构背景参与的消费金融公司有6家(其中以台资背景为最多),分别为捷信消费金融(派富集团100%)、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台湾的富邦华一银行25%)、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台湾的凯基银行33.40%)、阳光消费金融(台湾的王道银行20%)、金美信消费金融(台湾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34%)以及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南洋商业银行15.01%和国泰世华银行10%)。

4、具有互联网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1家

目前已有中国联通、海尔集团、苏宁电器、海尔集团、百度、携程、国美、小米、蚂蚁科技集团、唯品会以及新浪等10家互联网公司也均已控股或参股消费金融公司,分别为招联消费金融(中国联通50%)、海尔消费金融(海尔集团30%以及海尔集团财务19%)、苏宁消费金融(苏宁易购49%)、哈银消费金融(度小满30%)、尚诚消费金融(携程网络37.50%)、金美信消费金融(国美33%)、小米消费金融(小米50%)、蚂蚁消费金融(蚂蚁科技集团50%)以及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唯品会75%)。

这里要特别指出蒙商消费金融公司的互联网背景,2019年6月18日蒙商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至5亿元,股权比例调整为蒙商银行44.16%、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40%以及深圳萨摩互联网科技15.60%,其中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为为微博网络(香港)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的前两大股东则分别为新浪(45.20%)和阿里(30.40%)。

(四)地区分布:7个省级地区均超过1家

在试点过程中,银监会一直明确坚持“一地一家”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早在2015年便被打破,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超过1家的省级行政区已达到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福建、江苏和四川,其中北京、上海和重庆还各拥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

1、北京、上海和重庆各拥有3家,粤、闽、苏、川四地各拥有2家

1)北京、上海和重庆分别拥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中北京拥有北银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和北京阳光消费金融,上海拥有中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和平安消费金融,重庆则拥有马上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和蚂蚁消费金融。

2)广东、福建、江苏和四川等四个地区各拥有2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中广东为中邮消费金融(广州)和招联消费金融(深圳),福建为兴业消费金融(泉州)和金美信消费金融(厦门),江苏拥有苏宁消费金融(南京)和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昆山)、四川拥有锦程消费金融(成都)和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成都)。

以上7个省级行政区合计拥有17家消费金融公司。

2、13个省级行政区各拥有1家消费金融公司

另有13个省级行政区各拥有1家消费金融公司,分别为辽宁的盛银消费金融(盛京银行)和黑龙江的哈银消费金融(哈尔滨银行)、天津的捷信消费金融、山东的海尔消费金融(青岛)、内蒙古的蒙商消费金融(蒙商银行)、河北的幸福消费金融(石家庄)、陕西的长银消费金融(西安)、浙江的杭银消费金融(杭州)、湖北的湖北消费金融(武汉)、安徽的华融消费金融(合肥)、山西的晋商消费金融(太原)、河南的中原消费金融(郑州)以及湖南的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长沙)。

3、尚有11个省级行政区未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全国还有11个省级地区未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分别为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江西、云南、贵州、吉林、广西等地,之所以到现在仍为空白我们猜测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状况并不理想,消费潜力不足,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不大。不过目前这11个省级行政区中,已经在慢慢尝试突破,如甘肃地区的甘肃银行、云南地区的富滇银行正在排队争取。

资料来源:

30家消费金融公司全面梳理 - 专注金融科技与创新 未央网

https://www.weiyangx.com/400980.html

 

 

 

【相关阅读】

【消费金融公司】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统计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301mv.html

【消费金融公司】专家:2021年消金牌照将进入“规范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vch.html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国内首部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ite.html

【消费金融公司】第27家!光大银行旗下消费金融公司获准开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qat.html

【消费金融公司】2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qav.html 

【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批复

银保监复[2020]602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r8k.html

【消费金融公司】重庆银保监局关于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

渝银保监复[2021]126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yq1.html

【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关于同意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300ay.html

【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批复

银保监复[2020]700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300a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