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068】商业银行支出费用核算
(2021-06-24 20:34:42)
标签:
商业银行支出费用核算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商业银行收入会计核算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金融企业会计【068】商业银行支出费用核算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活动中,不仅吸收睚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而且还需要支付业务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同时耗用一定的物品。所有这些耗费以货币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支出和费用。 商业银行的支出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信用减值损失、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其他业务支出等。 一、利息支出的核算 利息支出是指商业银行发生的利息支出,包括吸收的各种存款(单位存款、个具存款、信用*存款、特种存款、转贷款资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业务、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利息支出。 商业银行为了核算利息支出,设置“利息支出”科目,并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一)存款的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抽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实现各期利息收支的正确配比。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吸收存款,商业银行确认利息支出时: 借:利息支出——XX存款利息支出(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支出) 借或贷:吸收存款——利息调整(借贷方差额)
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差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 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是指商业银行系统内以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同业之间资金往来发生的利息支出。包括商业银行借入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支出,同业拆入、同业存放款项利息支出,系统内存款款项利息支出等。 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也在“利息支出”科目核算,并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账。往来利息支出的核算一般以以下几种情况: (1)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
(2)同业拆入款项利息支出,因同业拆入资金是通过中央银行进行的,向同业支付拆入资金利息,同样也必须通过中央银行办理支付手续,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同业拆入利息支出
(3)同业存放款项利息支出,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同业存放款项利息支出
(4)系统内往来利息支出,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系统内存放款项利息支出(或系统内借入款项利息支出)
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核算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是指商业银行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如银行*手续费支出、票据交换手续费支出、国债手续费支出、贸易融资手续费支出,以及其他业务手续费支出。 为了核算手续费及佣金等支出,商业银行应设置”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科目。该科目可按支出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科目无余额。 商业银行发生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时,借记”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库存现金“、”应付手续费及佣金“等科目。 三、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各种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商业银行实际缴纳的税金及附加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当商业银行发生纳税义务时,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当期末结转利润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税金及附加“科目。结转后,”税金及附加“科目无余额。 【例11.3】某商业银行于2019年7月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100 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征税率分别为7%和3%。 第三季度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为: 城市维护建设税=100 000×7%=7 000元。 教育费附加=100 000×3%=3 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
【例11.4】某商业银行按循序渐进规定计算应纳房产税3 000元,车船税2 500元,城镇土地使用税6 0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
四、业务及管理费核算 业务及管理费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行费、钞币运送费、安全保卫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水电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技术转让费、绿化费、董事会会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行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牧业管理费、研究费用等。 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与利息支出、商业银行往来支出及手续费支出有很明显的区别,因为这种费用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过程没有直接联系,但它又是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必不可少的,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活动提供了条件。 商业银行应设置”业务及管理费“科目归集发生的各种业务及管理费,同时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发生各项费用时,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期末将业务及管理费结转利润,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业务及管理费”科目。 1.固定资产折旧费。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每月应按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范围计提折旧,并计入业务及管理费用。 【例11.5】某商业银行2019年2月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50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折旧费
2.无形资产摊销。 商业银行的无形资产每月应按直线法在一定的期限内摊销,并计入业务及管理费。 【例11.6】某商业银行2019年2月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30 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无形资产摊销
3.业务宣传费。 业务宣传费是指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业务宣传费在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的规定比例内掌握使用,应一律据实列支,不得预提。 【例11.7】某商业银行2019年10月为了宣传住房借款业务,发生业务宣传费900元,用现金支付。其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业务宣传费
4.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其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其他短期薪酬。 商业银行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应按照“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义务“、”辞退福利“等职工薪酬项目明细账进行核算。 商业银行应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的业务及管理费用。 (1)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对于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确认为职工薪酬,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科目。 【例11.8】2019年9月,某商业银行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为693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用
(2)职工福利费。对于职工福利费,商业银行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业务及管理费用,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 【例11.9】承【例11.8】,2019年9月,该银行在职职工共计200人,根据历史经验数据,每个职工每月需要补贴食堂150元,故每月应补贴职工食堂所需承担的福利费金额30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
(3)按照国家规定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对于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确认相关负债,并计入业务及管理费,借记“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例11.10】承【例11.8】,2019年9月,该商业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8%的计提标准,确认应付工会经费13 860元(693 000×2%)和职工教育经费55 440元(693 000×8%)。其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
【例11.11】承【例11.8】,2019年9月,该商业银行根据国家规定的计提标准,计提应付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共计97 020.其会计分录为:
借:业务及管理费
五、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包括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商业银行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判断各项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包括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各项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并在利润表中,专门设置“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分别反映计提的借款损失准备和其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资产损失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一)信用减值损失 银行计提借款损失准备的资产是指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借款)、银行*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 提取的借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发生贷款损失,应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各项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抵债资产等按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资产损失。 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商业银行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相关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 期末结转利润时: 借:本年利润
六、其他业务成本的核算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商业银行为获取其他业务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包括贵金属买卖支出、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等。 商业银行发生其他业务支出时,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资料来源: 刘学华.《金融企业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20(1)第3版:243-264.
|
|
【相关阅读】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