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实务【037】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
(2021-03-23 12:32:37)
标签:
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商业银行会计实务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037】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一、应付债券的定义和内容 应付债券是指商业银行为筹集长期使用资金而实际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这里的应付债券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长期债券。从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一项非流动负债。 商业银行需要发行债券时,应先由董事会等作出决定,将发行债券的具体事宜提请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再报请政府有关部门核准,方可印制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商业银行债券的发行必须以债券契约为依据债券契约是明确商业银行债券发行与持有人相互关系的书面文件,其中规定了对商业银行债券发行的各种限制条款,主要有:核准发行的总额、利率、到期日,利息支付方式、收回债券的条件等。单个的债券购买者,将会得到书面的债券凭证,在其中除载明发行商业银行的名称与住所、发行日期与编号、发行商业银行的印记和法定代表人的签章、审批机关批准发行的文号、日期等,还包括债券面值、债券利率、付息日、到期日等内容。 二、应付债券的分类 应付债券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按发行方式可分为记名公司债券和无记名公司债券:记名公司债券是指公司发行债券时,债券票面上注明债券持有者姓名,债券持有者须凭债券和本人印鉴方能领取本息;无记名公司债券是指公司发行债券时,债券票面上不记载债券持有者姓名,债券持有人凭债券所附息票按期领取利息,所以也称息票债券,到期则凭债券领回本金。 按有无担保可分为有抵押公司债券、保证债券和信用公司债券:有抵押公司债券是指举债公司需以不动产或动产作抵扣以保证商业银行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券;保证债券是指未提供任何财产作担保,而由第三者提供保证的债券。信用公司债券是指没有特定的担保品和保证人,全凭发行公司的信用的债券。 按还本方式可分分为一次还本债券、分期还本债券和提前还本债券:一次还本债券是同一日期发行的债券全部在同一到期日偿还本金的债券;分期还本债券是指同一日期发行的债券本金在不同到期日分期偿还的债券;提前还本债券是指举债公司按契约规定,可以债券到期日前通知债券持有者提前还本的债券。 按可否转换可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指债券持有者有权按约定的时间和转换比例向债务人转换其发行的其他证券(通常为普通股股票)的债券;不可转换债券是指没有上述转换权利的债券。 三、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 由于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时间越长,货币时间价值越大。公司债券的偿还期限通常较长,因而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债券的面值实际上就是债券到期日收回的本金与定期支付的各期利息按债券票面利率贴现的现值之和。票面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发行债券上记载的利率,通常是以年利率表示的,一般固定不变,也称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债券发行商业银行实际负担的利率,也是债券持有人实际获得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债券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风险和期限与所发行的债券类似的借贷资本的利率。债券的发行价格受同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率(相当于市场利率)的影响较大。经常会出现市场处率大于或小于票面利率,或者说是实际利率大于或小于市场利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发行价格就要按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票面利率支付债券利息,即按高于或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出售。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干同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率时,可按超过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溢价发行。溢价发行表明商业银行以后各期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同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率时的,可按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折价发行表明商业银行以后各期少付利息而事先给投资者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同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率一致,可按票面价值发行,称为面值发行。商业银行在发行债券时,应将待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票面利率、还本期限与方式、发行总额、发行日期和编号、委托代销部门、转换股份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发行价格=到期债券本金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现值+各期票面利息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现值=债券面值×现值系数+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年金现值系数=F×(1+i)-n+A×【1-(1+i)-n】/i 公式中,F表示债券的面值,A表示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的各期发行的利息,i表示市场利率,n表示期数。 【例3.1】远大银行20X2年1月1日发行面值100 000元,期限5年,到期还本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 假定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8%,则上述债券发行时的价格计算如下: (1)债券面值按市场利率8%折算的现值。 5年后一次还本的100 000元票面金额,应按8%计算5年复利的现值,即: 100 000(1+8%)-5=68 058元。 (2)债券利息按市场利率8%折算的现值。 每年付息一次,每年付息额为8 000元(100 000×8%),共5期,按市场利率8%计算的年金现值即: 8 000×【1-(1+8%)-5】/8%=31 942元。 (3)债券发行价格=60 058+31 942=100 000元。 四、债券发行的会计处理 为了核算和监督商业银行债券的发行和本金的偿还情况,商业银行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其贷方登记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时收到的款项和应支付的债券利息以及摊销的债券折价,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债券本息以及摊销的债券溢价,贷方期末余额反映尚未偿还的债券本息。该科目应按发行的债券种类分设二级科目,并应进一步设置”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科目的”面值“明细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债券按面值发行时,债券的发行价格即面值,商业银行应按实收款项,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 【例3.2】根据【例3.1】,假设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8%,等于票面利率,则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即其面值。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债券按折价发行时,发行债券的实收款项小于债券的面值,商业银行应按实收款项,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按债券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科目,按实收款项小于债券面值的差额,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债券按溢价发行时,发行债券实收款项大于债券面值,商业银行应按实收款项,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按债券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科目,按实收款项大于债券面值的差额,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五、公司债券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摊销的会计处理 利息调整的摊销,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直线法是将债券的利息调整平均摊销于各期的一种摊销方法。实际利率法是以实际利率乘以各期期初应付债券的现值计算各期利息费用,并将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支付利息的差额,作为各期应摊销的利息调整。会计准则规定,商业银行在债券发行后,应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各期摊销额,编制”利息调整“,并进行会计处理。 在公司债券面值发行的情况下,不涉及利息调整的摊销,商业银行按期计算各期应计利息,借记”利息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商业银行在实际支付利息时,应按实际支付金额,借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例3.3】根据【例3.2】,假设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8%,等于票面利率,每年付息一次。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息支出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在债券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按期计算应付利息时,按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按应计利息与利息调整摊销额的差额,借记“利息支出”科目,按应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商业银行在实际支付利息时,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在公司债券按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按期计算债券应计利息时,按应计利息与利息调整摊销额之和,借记”利息支出“科目,按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额,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按应计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商业银行在实际支付利息时,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 六、债券偿还的会计处理 发行的债券应根据债券发行时订立合同条款偿还本金及利息。债券本金的偿还,可能是到期日,也可能 是到期日之前或之后,其偿还的方式有债券到期时一次偿还、提前偿还、举借新债偿还旧债和分期偿还等。在实务中,大多为债券到期时一次偿还。如果债券到期时一次偿还,债券到期时,无论债券发行当初是按照债券面值、债券折价或债券溢价,由于债券折价或溢价在每期期末通过”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逐次摊销,到最后一期支付利息时,都已降到零。因此,在到期日,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必然等于它的面值,举债公司即可按债券面值还本。 【例3.4】接【例3.3】,某商业银行于5年后债券到期时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一次性偿还本金,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资料来源: 王保平,金鑫,柳元首著.《商业银行会计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6)第1版:30-124.
|
|
【相关阅读】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