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学【106】货币需求的分类

(2021-02-17 13:48:50)
标签:

货币需求的分类

名义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金融学【106】货币需求的分类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一、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根据动机,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前者是指个人、家庭或单位在主观上希望拥有货币的欲望。后者是指个人、单位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满足其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需求。依据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质上无限、量上无限的特征,主观货币需求在量上是无限的,是一种无约束性的无效货币需求,这显然不是研究的对象。

就客观货币需求而言,可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前者是指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保持的最合适的货币需求。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二者的差异与众不同在:第一,研究的动机来同。宏观货币需求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去探讨一国经济发展客观上所需的货币量;微观货币需求则是从一个经济单位着眼,研究每一个经济单位有多少货币才合算,即机会成本最低和所得效用最大。第二,包含的内容不同。宏观货币需求一般是指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所需要的货币量,它不包括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所需要的货币量;微观货币需求是个人手持瑞金或企业单位库存瑞金以及各自在银行保留存款的必要量,即指货币执行贮藏手段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三,研究的方法不同。宏观货币需求注重动态的客观的研究,而微观货币需求则注重于静态的主观的研究。

二、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而实际货币需求则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对货币的需求。如果将名义货币需求(Md)用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如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后,就可以得到实际的货币需求,所以实际货币需求通常记作Md/p。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可以自发调节,所以不存在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的矛盾。在价格水平很少变动的条件下,也没有必要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但在价格水平经常变动且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区分这种需求就变得非常重要。

必须指出,价格变动的情况异常复杂,既有合理因素(如对某些商品合理调价),也有非合理因素(如通货膨胀或紧缩)。现实情况往往是:如果根据过高的通货膨胀预计所计算的名义需求量来安排货币供给,过多的货币供给就成为直接加速物价上涨的因素。反之,如果不考虑价格不呆避免的波动而简单地按实际需求供给货币,则会因实际货币供给不足而直接抑制经济增长。且物价往往带有刚性,按既定膨胀或紧缩的价格水平计算名义货币需要量和实际货币需要量,也并一定是我们预期的理想货币需要量。所以,区分名义和实际两种货币需要求固然重要,而根据实际变化了的科学情况测算这两种货币需求更为重要。

资料来源:

曹龙骐主编,徐晓光,郭茂佳,杨文,陈莹,陈红泉副主编.《金融学(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6)第6版:251-269.

 

【相关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